这位山东大学校友,从科学家变身商界女性,与施一公共同创办企业
经济大省山东,近年缺乏有影响力企业家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地显现了出来。
前天,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年会,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榜单,仅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一位山东企业家入围,很难说他能上榜多大程度上得益于青岛啤酒这块百年的啤酒品牌。
就在几天之前,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名单几乎囊括了中国知名女企业家和知名企业的女老总。20多人的名单上,没有山东企业的身影。
不过,有一位外界了解不算多的人名,与山东有关。 她是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崔霁松,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
1、想学数学,被分配到生物系
崔霁松出生于1963年,1979年,16岁的她考入山东大学,是中国恢复高考后最早的几批大学生之一。
1973年,陈景润发表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整个七八十年代,在华罗庚、陈景润等老一代数学家带动下,中国正处于数学热。
崔霁松也认为数学“那才是真正的科学家该做的事情”,她报考了数学专业。
当时山东大学的数学在全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山大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是著名数学学家潘承洞教授。就在崔霁松就读于山东大学期间,1981年和1982年,潘承洞先后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新尝试》,备受全球数学界关注。日后,潘承洞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
不过,崔霁松被分到了微生物专业。
其实,微生物是山东大学当时的另一个王牌专业,也早已声名在外。归国任教的王祖农,是全球非常有名的微生物专家。这让崔霁松迅速对微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1983年,崔霁松从山东大学毕业,获得微生物学学士,并从1987年起开始自己的留学之旅,先后在普渡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化学等专业,1992年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
2、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崔霁松的角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科学家。
博士毕业后,她进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很快在生物学界崭露头角,并于1996年进入默克公司。
在默克公司工作的14年时间里,崔霁松主角色是科研人员,领导和参与了包括内分泌, 呼吸系统, 代谢, 心血管等在内的多个疾病领域 新药研发,研发出10多个临床候选新药。
在国外学习、工作24年后,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崔霁松产生了回国发展的机会。当年,她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国担任PPD旗下保诺科技的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全面负责公司的研发、运营、商业及资源管理,身份由原来单一的科学家,逐渐向商业领导者转化。
2015年底,她再次选择放弃,重新开始,与几位保诺科技的同事,共同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名为诺诚健华,崔霁松担任董事长兼CEO。公司组建起了一个40人的海归团研发团队,主要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类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短短4年多时间就研发出了9款新药产品,包括其明星产品奥布替尼。公司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注册。
今年3月,成立不到5年的诺诚健华在港交所上市,是港交所第一家“云敲锣”的上市公司,也是今年以来第一家生物上市公司。
但这家公司上市,最引人关注的不是崔霁松,而是另一个人——施一公。
3、与施一公夫妇共同创办企业
人们对施一公不陌生,他曾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后辞职筹办西湖大学,如今是西湖大学校长。同时,他还是结构生物学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是在颇受外界关注。
他曾说过,不应该鼓励科学家创业。不过,诺诚健华正是由他与崔霁松联合创立北京创立的。今年初诺诚健华上市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他是创始人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与崔霁松一起创立诺诚健华的多位保诺同事中, 其中一位是施一公的妻子赵仁滨。
赵仁滨也是一位生物学科学家,她是黑龙江哈尔滨人,1986年以全市高考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与施一公是同学,后到国外留学,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她曾在强生工作多年,2009年回国到一家公司的空间生物实验室会主任。
在诺诚健华,赵仁滨担任生物学及临床开发策略总监,同时任董事。
上市后,施一公夫妇合计持有诺诚健华12.43%的股权;崔霁松及家族持有11.38%,分别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股东。
拥有科学家组成的明星研发团队,特别是有施一公概念,诺诚健华创立后不久就受到投资机构青睐,在香港公开发售时,获得298.75倍认购。
目前,诺诚健华总市值为156.50亿港元,根据公司市值,施一公、赵仁滨夫妇,以及崔霁松,身家都超过15亿元。
又是一个科学家靠科研致富的活生生案例。#施一公##山东大学#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