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术”有多残忍?一人一鹰几天几夜不合眼,只为将其驯化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 林轻吟
编辑 | 林轻吟
●—≺ 前言 ≻—●
在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流传着“熬鹰”秘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熬鹰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熬鹰是为了捕猎,可老鹰捉到猎物后为什么乖乖等待主人,而不是趁机逃跑?
●—≺ 捕鹰熬鹰 ≻—●
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大多以放牧捕猎为生,为了能打到更多的猎物,有的牧民会选择训鹰。
老鹰捕猎不但产量高,猎人可以满载而归,猎物的质量也很高。
射箭的话会损伤兔子、狐狸等动物皮毛,卖不了高价,但老鹰捕到的猎物就不会,一个完整的动物皮毛很珍稀,所以价格也贵。
因此,也有人说一旦成功驯服一只鹰,这家基本可以不愁吃喝了,但想要驯服一只鹰并不容易,最起码的要耗费一年的心血。
在捕鹰时,牧民要挑选那种即将成年半大不小的鹰,这个年纪的鹰,既有捕猎的本领,心性也还没成熟,成功率比较大。
捕鹰时为了不伤害它,牧民的捕捉网还有特殊要求,必须得是柔软的棉线网,落网后,训鹰人还要给鹰带上特制的眼罩,遮住它的视线。
看不见周围环境后,鹰就会变得安静,此时再去捆住它的双脚就会很容易。
训鹰人把鹰带回家后,就要开始“熬鹰”了,一人一鹰必须单独待在一个屋,老鹰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直到坚持不住倒下去,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十分煎熬。
训鹰人和鹰长时间对视的过程,也是鹰熟悉主人气味的过程,这期间,鹰需要一直站在绳子上,训鹰人需要一直摇晃绳子,不能让鹰休息,当然,训鹰人也一样。
持续不进食,不睡觉,老鹰的意志力就会一点点被消磨殆尽,慢慢的对训鹰人屈服,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要持续一周以上。
当地有句话叫“紧七慢八,十天到家”,最快7天,最慢8天,如果10天熬不成,鹰就得放生。
●—≺ 唤鹰训鹰≻—●
老鹰的消化功能很强大,一般捕猎一次,吃饱之后它能四五天不进食,所以,它不会轻易被饿死,只会因为体力不支昏死过去。
一旦老鹰熬不住晕倒了,训鹰人就要马上用带有自己气息的衣服将它包裹住。
此时,老鹰已经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无力反驳,无声对抗,只有嗅觉还保持着高度灵敏。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老鹰对主人的熟悉,等它休息好醒来后,训鹰人必须亲手喂它吃肉,当老鹰吃下这口肉,就说明训鹰人熬成功了。
但是,熬鹰不是为了把鹰当做宠物,将它关进笼子里,而是让它帮助主人捕猎,所以,熬鹰这关过去后,接下来才是真正训练的开始。
征服老鹰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唤鹰,简单来说,就是训练它,能飞出去还能飞回来。
每次喂食前,驯鹰人会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给老鹰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这一点很像会表演的猴子、猩猩、海豚,都是人为驯化的结果。
除了吃东西外,所有的时间,老鹰都需要带着特制的眼罩,养成听觉习惯后,训鹰人才会带老鹰去户外,进行下一步训练。
从短距离十几米开始训练,最后到几里地,这个过程要比熬鹰还要持久,最起码要几个月的时间,最长有可能要持续一年。
但只有唤鹰这一步成功了,才能开始训练捕猎,否则,岂不是“飞了鹰,跑了兔”,得不偿失?
唤鹰这一步只要完成了,驯鹰人就离成功不远了,因为接下来的捕猎,基本就是老鹰的天性。
驯鹰人要做的,是保证老鹰捕猎后不会自己吃独食,这一点同样重要。
训鹰人是如何训练这一点的?
●—≺ 捕猎放生 ≻—●
刚开始,驯鹰人会把死去的猎物绑在马后,随后策马奔腾,给老鹰摘下眼罩,让它捕猎。
一旦老鹰抓到了,训鹰人会及时奖励它鲜肉,老鹰便不会对猎物下嘴。
但其实,这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秘术,训鹰人会训练老鹰狩猎成功后发出信号,训鹰人听到后就会闻声而来,收获猎物。
这些“秘术”基本都是训鹰人口口相传,外人基本无从得知,这也是这段传奇故事,最为神秘的地方。
老鹰此时已经被完全驯化,会帮助主人打到不少猎物,小到兔子,大到野狼,老鹰都不在话下,但能捕捉到狼的,还得是鹰中的佼佼者金雕,但金雕的驯服难度也相对较大。
在古代,谁家里要是有一个金雕,这家人必定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主人带着金雕出门,也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但训鹰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5年左右必须放生,这是训鹰人对动物的应有的尊重。
我们都知道,长期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野生动物,会丧失户外生存能力,为了保证大自然中鹰的数量,训鹰人必须在老鹰完全失去生存能力前,将其放生。
一是因为,在大草原鹰是神圣的,鹰是游牧民族的图腾,是力量和自由的象征,训鹰人不能长期剥削一只鹰,必须尊重它,爱护它。
二是因为,老鹰还需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是每个动物都有的权利,老鹰也不例外,被驯服的鹰不是宠物,也不是训鹰人的附属品,这是每个训鹰人都应该有的自觉。
训鹰人下这么一番苦功夫,老鹰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回报,但这对老鹰来说并不公平,将它放生,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