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教父罗福兴:身世多坎坷,三观却很正,如今创业当老板
导言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殊符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独特印记,而每一代人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代记忆。老四件,代表着物资紧缺的计划经济为主的时代,而新四件代表着物资充沛的市场经济为主的时代,随着时间的发展,那些人和事都会随之改变,曾经风靡一时的杀马特造型,“葬爱家族”,也终究销声匿迹,荡然无存。
但是不可否认这是曾经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疯狂,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一种独特的文化潮流。并且杀马特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渴望被关注的小群体,就比如杀马特教父罗福兴,这个人身世坎坷,但是三观很正,如今也是创业当起了老板。
罗福兴,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但是谁能够想象在2006年11岁的他却创造了杀马特家族,在中国是最早一批进行洗剪吹造型的人,最辉煌的时候,在网络亚文化中有接近20万人尊奉他为杀马特教父,但是他却也是一个可怜人,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孤独无依,渴望被关注。
1995年他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村,自他记事起父母就不在身边,而自己就像一个皮球一样,被来回踢在奶奶和姥姥之间,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的缘故,对于自己的照料并不多,甚至有时生活费都不给。
罗福兴回忆他每次给父亲打电话,父亲都会刻意地挂断,担心他要生活费,而罗福兴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父亲不止他一个孩子,甚至都不止一个老婆,所以罗福兴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对于父母还是有些怨恨的。
上小学时,由于缺少人管束,罗福兴很快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去网吧,除了喜欢玩游戏时刺激的感觉外,还对游戏人物搞怪夸张的造型十分欣赏。
不久后他发现网络上还真有一批造型夸张的人群,于是也去村里的理发店,弄了一个“艺术造型”。并且他发觉这些人太过松散,于是他成立一个网络群,将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拉到一起,平时一起交流造型的心得。
他们穿着破洞牛仔裤,梳着爆炸头,脸上涂满颜料,画着深色的口红,葬爱家族也由此产生,并且在2008至2010年间还引领了一段时间的潮流,当然在此期间质疑声也是不断,但是这丝毫没有阻挡杀马特大军。
罗福兴带领的杀马特家族,攻占了贴吧,论坛等,一时间罗福兴成为网络上的红人。但是在2011年,也许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罗福兴选择隐退江湖,剪掉杀马特造型,当起了搬砖工。
可是没过多久,罗福兴再次重出江湖,继续延续他的杀马特造型,可是在2016年的一场变故中,使得他不得不放弃杀马特,重归于平凡的生活。
他的父亲得了肝癌,需要人照顾。要说这时罗福兴对于他的父亲还是有些憎恨的,但是一想到他是自己的父亲,虽然平时对自己照顾很少,但是毕竟有生养之恩。如今他的床旁无人照料,内心还是有些不忍,所以罗福兴不顾母亲的反对,还是选择回到父亲身边。
父亲这时已经病入膏肓,但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回到身边,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父亲非常惭愧,这一生都愧对他们母子,如今还需要儿子照顾。于是将自己仅剩的一千元钱给了罗福兴,这是他省吃俭用,不肯治病剩下来的钱。罗福兴拿过钱,想起父亲也并非对自己不闻不问,自己6岁时的生日就是父亲给自己过的。可是如今即便他想要留住父亲,也是不可能了,不久后父亲便去世。
罗福兴拿着一千元钱在当地开了一家皇妃美发店,创业当起了老板,期间还有富婆追求过他,但是罗福兴最终拒绝。后来罗福兴也感慨自己年轻时的疯狂,于是还拍摄了一部杀马特的纪录片,希望让人们关注一下这个群体,他们没有什么错,只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总结
杀马特终究成为过去式,杀马特教父也终究变成一个普通人,但是他们却留给人们很深的反思,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在罗福兴身上我看到的是孤独无依,渴望被关注,是身世多坎坷,三观却很正,是一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没错,大部分杀马特人是一种小人物心理,他们或多或少是被忽视的群体,有很多就是留守儿童,他们叛逆,他们孤独,想通过这种搞怪的造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他们不甘心成为被冷落的群体,所以他们选择掌握这种审美的话语权。
何为美丑?难道注定要掌握在精英阶层,这是罗福兴的原话,可见心中的不甘,他们想要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奇丑无比,笑他们太过疯癫,但是他们却嘲笑着对方看不穿。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影响他人,我对这种方式点赞,敬佩他们的勇敢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