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纪录(19)-华沙保卫战
本文转自“战史风云录”
十九、华沙保卫战
1944年夏,苏军为配合美英第二战场的开辟发动白俄罗斯战役。
随着战线推进,苏军终于打出国界,挺进到波兰境内。
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卫国军在华沙举行起义,但已逼近华沙的苏军却突然停顿下来。
在42天的时间里,眼见仅一河之隔的首都华沙毁于德寇之手。
华沙保卫战示意图
1944年4月17日,莫斯科燃放礼花庆祝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进攻战役的胜利。
这次战役在苏军的语汇中又被称为“第二次斯大林突击”,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右岸的乌克兰,使苏军在400公里正面上前出到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交界的国境线。
苏军在国境线上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这个仪式意味着从这时起在这个方向上战争将转移到敌战国领土上进行,苏军将打出国门,寻歼盘踞在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德军集团。
进入六月份后,苏军统帅部准备实施“第五次斯大林突击”,那就是白俄罗斯战役,战役代号为“巴格拉季昂”。
白俄罗斯战役于6月23日发起,苏军参战部队达四个方面军,共140万人,配备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并有5000架飞机担任支援。
苏军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兵力,是由于解放了白俄罗斯之后便可以直接进入波兰,而通过波兰领土则是进攻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的捷径。
苏军7月3日解放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而后迅速向苏联与波兰的界河——布格河挺近。
苏军气势如虹,将战线推出苏联境内
布格河并不宽,却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阻止苏军进入波兰的最后一道天堑。
苏军只要一越过布格河,就是维斯瓦河和布格河之间的开阔的波兰平原。
7月18日,苏军前锋部队已强渡到布格河对岸,在苏军的行动中恐怕没有哪件事比眼前这一幕更牵动斯大林的思绪了。苏军正在重新越过布格河重新进入波兰领土,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战争在苏联土地进行时意义还不大突出;但当战争向波兰境内发展时,其政治涵义便突出显现出来。
在斯大林心目中,解放波兰绝不仅仅是把纳粹从波兰赶出去,还包括在波兰建立一个不会危及苏联安全的政权。
这种解放的政治色彩过于浓重,但却源自一个沉重的背景。为此,我们有必要回看一下苏波关系中的恩恩怨怨。
十月革命后的莫斯科是协约国包围中的一个孤岛,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新生的苏俄政权便受到协约国的联合武装干涉。
1919年,联合武装干涉失败。
1920年,当参与干涉的国家陆续撤回自己的干涉军团时,波兰却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波兰白军突然向苏俄红军发起进攻,苏波战争中波兰军队的武器及军服大部分是协约国提供的。
波兰战败后,斯大林提出了一个以后经常重复的观点:波兰是西方军事大国闯入俄国门户的主要通道,这条走廊不能只凭借俄国武装力量从外部封锁住,而更多的是要凭借波兰自己的力量看管住,因此波兰政府对俄国的立场、波兰领土是否被敌视俄国的大国利用是俄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波兰的悲剧在于东西均存在恶邻,波兰曾数次灭国
30年代,极端仇视苏联的纳粹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他东进的头一个目标恰恰就是波兰。
在纳粹入侵波兰后,为了封锁波兰走廊,苏军进入波兰东部。分别占领波兰东西部的苏德两军固然是同床异梦,但出于各自的军事安排又联合举行的检阅仪式。
这次仪式之后,苏军把在波兰东部俘获的波军俘虏押往苏联西部的俘虏营。苏军只是暂时避开了德国通过波兰走廊的军事入侵。
自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对苏联的进攻主要还是从波兰领土上发动,部署在这里的中央集团军群直指莫斯科,在地图上这几乎是一条直线。这个事实又一次表明,波兰是从西方入侵俄国的主要通道。
苏德战争使得苏联与波兰同呼吸、共命运了,苏联政府与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但这种关系太缺乏基础、极其脆弱。
波兰流亡政府在苏联组建抗击纳粹的波兰军队时提出,在苏联的3个俘虏营里关押在1939年9月被苏军俘获的近15000名波兰军官,现在可以释放出来加入抗击纳粹的波兰军队。
但是,苏联方面只交出来448名军官,大批被俘波兰军官的去向成为困扰波兰人的谜团。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却很乐于抖出谜底。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驻扎在苏联斯摩棱斯克,德军在该市附近的卡廷森林中发现大批遗骨,经检验德军方面称他们是1940年4月以前关押在苏联西部俘虏营的波兰军官的遗骨,这意味着波兰人说要寻找的波兰军官已被杀害。
苏联人作品:卡廷惨案,贵族血统的波兰军官团基本团灭
德国于1943年4月13日宣布此事,12天后苏联政府与波兰流亡政府断绝了外交关系。英国政府曾极力做双方的调和工作,但未获成功。苏联政府与波兰流亡政府断交后,苏联境内的波兰军队也随之分成两部分。
忠于波兰流亡政府的军队被经高加索山脉护送出境,进入伊朗然后加入盟军后,骁勇异常地参加了盟军的诸多战役。
仍留在苏联境内的波兰军队被整编为波兰第一集团军,司令员为波普拉夫斯基中将,这支军队组建没多久就赶上了白俄罗斯战役。据朱可夫回忆:斯大林曾问过波兰第一集团军用在哪个方向好?朱可夫明确的回答说“用于解放华沙”。
但战争往往不按军人的意愿发展。波兰第一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编成内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只是它能不能用于解放华沙要由政治大局来定夺。
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强渡布格河,进入波兰东部。波兰第一集团军打回了家乡,受到饱经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的欢迎。
苏军是波兰的解放者,同时带回一支波兰人的军队。在这种大局下,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恐怕也很难在战后回来掌权了。苏军解放了在波兰的纳粹的第二大集中营——马达内科集中营,解救了其中嗷嗷待哺的犹太难民。
7月23日,苏军在行进间攻占波兰东部重镇卢布林市。苏军继续向西挺进,前锋直指波兰首都华沙。苏军在挺进途中遇上了一条大河,这就是从南至北贯穿波兰全境的维斯瓦河,而波兰首都华沙坐在河北西岸。
已成断壁残垣的华沙城
从苏联境内的白俄罗斯到德国首都柏林中间有3条大河,分别是维斯瓦河、布格河和奥得河。
波兰第一集团军在维斯瓦河强渡作战中,作战英勇果敢,夺得了玛格鲁舍夫和普瓦维登陆场。但是苏军备受指责,因为西方认为苏军坐视华沙城被德军肆意破坏、蹂躏。
苏军认为红军当时已在华沙地段上强渡维斯瓦河,不仅如此苏军已打入了维斯瓦河畔的华沙市区的附近,部队相当疲劳!
朱可夫在战后极力要说明的问题是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的后期电影便已打入华沙城边缘,但从明斯克以东一口气打到华沙,远距离进攻的苏军极度疲惫,第一波攻势已成强弩之末,所以苏军和波兰第一集团军和河岸只守了了一天,第二天就被德军增援部队赶回了维斯瓦河东岸。
在德军占领下的华沙长期活跃着一支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地下卫国军组织,首领是博尔科马洛夫斯基将军。
当苏军逼近华沙时,博尔决定用总起义迎接华沙的解放。
7月31日傍晚,拥有4万人的地下卫国军突然向城内驻扎的德军开火,用博尔的话来说:在15分钟内,华沙全城百万居民都卷入了战斗。
起义的头几天是决定性的,卫国军的口号是“以血还血”。他们逐街、逐区地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华沙市区,这时苏军只要对华沙发起进攻便形成了里应外合之势。
但在,维斯瓦河对岸的苏军却骤然沉寂了,理由是苏军汽油已耗尽、弹药也没有补助上来,无力发动进攻。
德军火烧华沙城
卫国军的弹药与食品严重不足,他们呼吁盟国紧急空投救援。
盟军最近的机场在1000公里外的意大利,而苏军的一个空军基地距离华沙只有160公里,这时就看苏军对卫国军的态度来。
8月9日,德军已打出气势,把卫国军占领的市区分割成若干孤立的小块儿,并拼凑出五个师清剿卫国军。
这时,罗斯福与丘吉尔联名致函斯大林,要求苏军向卫国军空投急救品和弹药。斯大林称:卫国军发动的是冒险行动,驱使手无寸铁的居民与德军的坦克飞机作战,苏军不能与这种不顾后果的冒险行为发生任何瓜葛。
在苏军休整过来后,在华沙地区转入新的大规模进攻才是最划算的最有效支援。(老成谋国的斯大林为了更好地控制波兰,不救华沙意图很明显。)
华沙的战斗在激烈进行,丘吉尔致电斯大林说:对华沙起义这种特殊信念驱使的英勇行为应给予极大的同情。
8月16日,苏军终于组建了空投部队,但数量不大,而且有些武器落地后便摔坏了。起义者的电台不停地向外界呼喊,要求支援。当华沙的屠杀在蔓延时,美英与苏联也在紧张的交涉。
美国决定组织空投,但由于运输且续航能力不足,空投后需在苏联机场着陆。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苏联方面却很迟疑,没有回复。
丘吉尔的电报还说:华沙起义的是非曲直留待以后评说,但现在事实是赤手空拳的华沙人正向德国坦克进攻。
华沙的最后时刻快要降临了,德军戈林师紧急增援华沙,另有两个党卫军师也抵达华沙。当血腥的杀戮行为将开始时,苏联终于松口了。
德军搜捕华沙城内卫国军起义份子
美军运输机过获准在苏军基地着陆后,才得以向华沙起义的组织空运。起义者久久期盼的补给终于从天而降,但他们来的太迟了。
这时的起义者控制区域已经很小而且被切割开,大部分武器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德国人也终于采取了最后措施、简单而有效,就是摧毁华沙。
德军在战斗中有秩序地撤离市区,把华沙留给炸弹和炮弹来解决。德军航空兵开始有条不紊轰炸早已支离破碎的华沙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曾下令要从地球上抹掉几个城市,但均未成功,而华沙是实实在在的让德国人荡平了,希特勒为此长吁一口气。
但华沙人还活着,10月2日世界收听到了这个英雄城市的最后一次广播,这是对苍天的一次呼吁,他们祈求公正的上帝对波兰民族所承受的可怕的不公平作出裁决吧!
波兰低下卫国军被迫与德军达成停战协定,40000卫国军有15000人牺牲,华沙居民死伤20万,镇压起义的德军伤亡26000人,幸存的卫国军被迫缴械,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被放逐到德国工厂服苦役,大量居民被送往华沙以西的一个集中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
不言而喻!华沙起义震动了世界,而苏军的沉默却震撼人心。
人们不难掂量出其中的原因,苏联政府解释说:“苏军这时已疲惫不堪,没有力量进攻华沙”。这个理由固然有一部分实情,但远不是全部原因,真实原因是这次起义是波兰流亡政府领导的。
如果起义成功,卢布林委员会是否接管华沙就很难说了;而更大的可能是亲西方的流亡政府回来掌权,那么在斯大林看来战后的波兰仍会成为西方威胁苏联的主要门户。
华沙起义后,德军把起义的华沙人像牲畜一样赶入集中营,最后全部灭绝。
处理完华沙起义的善后事宜,德军又一次以惯有的经历,分区、分片的爆破华沙城区。
苏军仍在维斯瓦河对岸观望,白俄罗斯战役的目标已经完成,苏军当前的目标不在华沙,而在巴尔干(斯大林一箭多雕,坐享渔人之利)。
斯大林之恶:华沙已成为死城
苏军在第二次斯大林突击中已进入罗马尼亚,在华沙起义期间罗马尼亚境内的苏军发动了第七次斯大林突击,以期歼灭摩尔达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集团。
苏军在解放罗马尼亚后,于9月5日向保加利亚宣战。
索菲亚等城市也爆发了武装起义,九月底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被全部清除。
苏军向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地的进攻被称为“第九次斯大林突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苏军于10月19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
苏军于10月29日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起进攻,12月28日匈牙利临时政府正式对德宣战,苏军投入全歼驻守德军的红军进行战斗。
1944年是苏军战略大反攻的一年,但直到1945年1月苏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才又一次指向华沙,苏军仅有两天时间就突破了德军防御正面。
波兰第一集团军于1月17日进入华沙,解放了祖国的首都,但是这时的华沙已经遍地瓦砾,毫无人影,成为一座冒着青烟的彻头彻尾的空城和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