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线,是驴友们的称谓,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第二大高峰是鳌山(也被称为西太白)标志塔海拔3476米。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成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 ,被誉为"中华龙脊"。(图片来自 IC photo)
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图片来自 IC photo)
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穿越行程在150公里以上。整个穿越中,海拔高度由起点太白县的740米,一路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米,再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 。(图片来自 IC photo)
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是秦岭第二高峰,也叫西太白,因为有一巨石酷似鳌头而得名。鳌山海拔3477米,明显标志是有一个导航架,也叫西导航架,是过去通讯不发达时用于飞机识别的标识,也是鳌山之巅。(图片来自 IC photo)
太白山在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秦岭山脉的主峰,总面积56325公顷,其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部最高名山。(图片来自 IC photo)
太白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组成,几经构造运动,形成了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景色,山上保留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拔仙台、文公庙、西跑马梁一带为秦岭山脉的古冰川发展最可靠的实物资料库。太白山顶拔仙台附近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阶等历历在目,石海、石环、岩柱等形状千姿百态。(图片来自 IC photo)
鳌山到太白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鳌太区域气候比一般高山地区更复杂且多变,一天有四季,常年出现狂风、大雨、冰雹、暴雨、浓雾、冰雪等恶劣天气,由于是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山峰陡峭、石海茫茫,夏季穿越时水源稀缺。(图片来自 IC photo)
鳌太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其海拔高、攀登难度大,气候变化无常,气候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较大,无人区较长,7天的负重,给原本事故不断而又没任何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的穿越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鳌太线也被驴友称之为死亡线路。(图片来自 IC photo)
秦岭鳌太穿越,2017年5月3日凌晨被困5人,其中上海和嘉定2人,被困超过30小时,上山队伍中有可能不下于30人下落不明。2017年5月4号,太白山曙光救援支队接到了一名云南驴友打来的求救电话,称一行8人在穿越鳌太时有3名队友在大爷海与其他人走散失联。曙光救援队分两次共派出9名队员上山搜救,但遗憾的是失联者中有两人不幸遇难。(图片来自 IC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