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初有一句话一经总设计师邓公说出,便被各大报刊反复引用:“摸着石头过河”,这其实也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所遵循的态度与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原来是一句民间歇后语,完整地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或者“摸着石头过河——求稳当”。
但是前进的长河险滩遍布、暗流汹涌,一旦身处河中就得勇往直前,一味求稳就可能错失良机;所以我们这种摸着石头过河,不是胆小怕事、小心翼翼、畏畏缩缩,只是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勇气、需要担当;只要把“人民至上”这块压舱石放在心头,边摸索边大胆创新,才会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光明大道。
所以,总设计师对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是鼓励和支持的,比如安徽肥西小岗村、“傻子”瓜子年广久、经济特区的建立等等。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个辩证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的主观认识变得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曾受到质疑,社会主义制度也被很多国家抛弃,但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不是得益于这个先进的制度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和态度吗?
疫情三年来,我们对待疫情所采取的方法也如此,中国选择的抗疫道路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国家,贯穿始终的就是“人民至上,因时制宜”这八个大字。
2019年末疫情来势汹汹,病毒最强大的时候,人人忧心忡忡,个个慌乱不堪;危急时刻,国家卫健委出台果断隔离政策,打响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在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
随着疫情缓解,我们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使得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赫赫战绩大家都没忘吧?
后来随着病毒攻势减弱,境内疫情零形散发,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成绩优秀,大家才能全国各地走亲访友、观光旅游,这个局面大家也还记得吧?
如今,面对病毒毒性逐渐减弱、传播特点出现变化,我们坚持“动态清零”,突出“科学精准”,制定实施第九版防控方案、推出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不断迭代防控的举措毫无疑问是科学且合理的。
但为什么最近出现了种种抗疫乱象呢?
首先,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耐心正一点一点在流失;尤其是体制外的许多人生计也成了问题,人们有怨言发牢骚是很正常的。
其次,近来有的地方借防疫之名“层层加码”,滥用权力、为难群众,导致防疫变了形、走了样;有的地方理者没有担当,表面上不说封控实则就是在封控,漠视群众利益和民生诉求,随意打断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有甚者置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这些现象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群众的心。
第三是资本无孔不入,有些人借机发疫情财,有些人为了流量无中生有,造谣生事,导致乱象横生;这些现象更能刺痛人心,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无奈、厌倦甚至愤怒。
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都应该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早日回归正常,让生活尽快回到正轨。
但是任何事情不能只说结果,不谈过程。我们看到西方国家今天的“一切如常”,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个鲜活生命逝去和一个个家庭破碎的基础之上,(这有详实的数字支撑,在此就不引用了)。我们忽视了他们付出的惨痛代价,是选择性遗忘;而脱离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只谈疫情的“控”与“放”,那是空想。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为了抵达对岸,有的国家选择赤膊下水、优胜劣汰,默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而中国选择摸着石头过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当大船正艰难靠向对岸时,如果只盲目羡慕那些已经登陆上岸的游泳过河者,忘记了在河中淹死的芸芸众生,不再齐心协力划船而选择冒然跳船,之前付出的许多努力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国家卫健委可以做出科学的防控措施,不造谣不信谣也不传谣;各地方领导也要学习石家庄,学习广州;勇于担当,坚决贯彻国家卫健委相关防疫政策,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