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VS华为 谁是新能源大赢家?
本文作者 | 孤城
经过多年潜心经营,中兴和华为两大通信设备厂商,构建起隐秘的新能源产业版图。除了在通信领域久负盛名外,他们其实是鲜为人知的“新能源王者”。中兴旗下有国内干法锂电隔膜第一的中兴新材、储能佼佼者派能科技(688063.SH),而华为更是多年问鼎全球光伏逆变器头名。从通讯设备、消费电子行业切入光伏、锂电、储能等火爆的新能源行业,两家企业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打法,随着旗下企业踏上资本之旅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神秘的“新能源帝国”正逐渐浮出水面。
01
中兴:横跨锂电储能
走过制裁阴霾的中兴,正推动旗下锂电隔膜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在3月底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材料后,8月4日中兴新材对审核问询函进行初次回复。这家锂电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的面貌正越来越清晰。招股书显示,中兴新材主营干法锂电隔膜及涂覆膜,而隔膜是锂电池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GGII统计数据显示,中兴新材已经两年蝉联国内干法锂电膈膜出货量第一名,今年一季度市占率依然高达29%,仍为行业头名。
即便在整个锂电隔膜领域,中兴新材的出货量也能排在全国第五位,市场占有率为7%。
锂电隔膜领域,恩捷股份是绝对的龙头,其市值最高曾一度超过3000亿元,目前经过股价暴跌,最新市值也有近700亿元(8月23日)。不过,恩捷股份的工艺为湿法隔膜,而中兴新材走的是干法路线。相比湿法隔膜,干法隔膜产品热稳定性好、性价比更高,但由于对厂商的工艺要求较高,厚度普遍要大于湿法隔膜。而隔膜虽不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更薄的隔膜,能够增加电池体积,可添加更多的正负极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因此,在高密度电池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干法隔膜的占比不增反降。2022年,湿法隔膜占据了超八成的市场,是绝对的主流。
不过,干法隔膜并非没有机会,随着工艺和材料集成创新的突破,干法隔膜薄型化进程显著加速。中兴新材产品的主流厚度水平已从2019年初的20μm迭代至2021年的12μm,和湿法隔膜差距不大。下游方面,中兴新材深度绑定比亚迪,近四年的营收超4成来自比亚迪。“磷酸铁锂+干法隔膜”的刀片电池已经应用在比亚迪唐、汉等车型,续航里程超过了700公里(CLTC)。另外,储能行业对隔膜厚度的要求没有动力电池那么严苛,且干法隔膜稳定性、抗氧化性更强,储能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除了比亚迪,宁德时代、海辰储能、派能科技、鹏辉能源等都是中兴新材的客户。其营收也从2019年的6300万出头上升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4.3亿元,净利润也扭亏为盈到2550.87万元。如果中兴新材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中兴将收获一个隐形冠军。锂电之外,中兴旗下的储能先锋派能科技早在2020年底登陆科创板,并在2022年新能源大牛市中,创造了最高3倍的涨幅,成为储能板块耀眼的明星。相比中兴新材主攻国内,派能科技的市场在海外,境外市场贡献度高达95%。派能科技拥有全球多市场资质“牌照”,目前公司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特斯拉,位居全球第二。 横跨锂电隔膜和储能,中兴的新能源野心日益庞大。
02
华为:光伏逆变器之王
相较推动子公司上市的中兴,华为的新能源布局要更加低调和神秘。相信除了少数的业内人士知晓外,很多人并不知道,华为已经多年位居光伏逆变器领域的世界第一。
根据S&P Global的统计,十年前仅有阳光电源一家中国企业能够跻身世界前十,而到了2022年,华为、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固德威组成的“中国军团”已成为绝对主力。在阳光电源凭借成本优势举起价格屠刀,以及华为的雄厚技术面前,原本的世界第一SMA迅速败下阵来,ABB、施耐德、通用电气等巨头纷纷退出市场。要知道,华为在2011年才决定看一看光伏的机会,4年后就飙升到全球首位。从ICT领域切入光伏逆变器产业,华为拥有天然的,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2014年,华为另辟蹊径,在集中式逆变器为主的市场,推出组串式逆变器,2021 年中又发布±1500V双极智能组串产品。通过技术迭代打破红海竞争,引领产业发展,华为堪称“降维打击”。因为组串式发电效率更高、使用时间更长、电压更高且运维成本和故障率更低,华为借此硬生生从红海中打出一片蓝海。如今,组串式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主流,有机构甚至认为,华为的设计独创性领先友商两年以上。拥有众多技术储备,华为的野心不只是逆变器,正如任正非所指示的那样:“抓住数字能源大发展的机会窗口,扑上去、撕开它。”毕竟逆变器的市场规模还太小,全球2022年的逆变器装机量212.8GW。东方证券测算,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67亿。按照目前华为约20%的市占率,到那时能够获得200亿收入,而2022年华为整体营收6423亿元,即便维持现状,逆变器的贡献度也仅仅有4%。 而且,在美国、印度等国家,华为遭遇非市场因素的阻挠。因此,从逆变器切入更为广阔的数字能源领域,规划整体光储解决方案,融合电子信息技术和光伏新能源,才是华为的星辰大海。2021年10月,华为与山东电力建设成功中标“沙特红海1300MWh储能项目”,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最大的离网(分布式)储能工程。此外,华为还打入了西非市场,为佳华美能在加纳开发的1GW地面光伏电站和500MWh储能项目提供全套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在特斯拉电动车之后,储能成为马斯克的另一张名片。家用储能Powerwall、商用储能Powerpack、公用事业级储能Megapack组成的三叉戟,助推特斯拉成为世界第一大储能系统供应商。
今年上半年,华为储能系统出货规模能排到全球第六位。在新能源赛道,华为已经开始向特斯拉、比亚迪等翘楚发起挑战。
03
通信之外的竞争
在传统通信领域,华为和中兴两大巨头争锋数年,共同成长为中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世界级选手。而主业之外,双方不约而同地进军新能源产业,并且收获颇丰。不同的是,由于历史沿革和经营风格的迥异,两家企业以不同的方式成长。对比来看,中兴更像是充当一个产业投资者的角色。股权关系上,中兴通讯、派能科技和拟上市的中兴新材属于兄弟公司,它们都拥有一个相同的大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中兴新集团”或“中兴新”)。公开资料可以看出,设立在三家企业之上的中兴新,定位于中兴系企业的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聚焦资本经营,通过优化投资布局,获取投资收益。 中兴新集团由侯为贵于1985年下海创业,前身是中兴半导体,而中兴通讯直到1997年发起成立并上市。最新数据显示,中兴新已经是总资产近2000亿的大型投资控股集团,投资产业涵盖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储能、企业级服务等领域;并通过直接投资和基金投资(司南投资)扩宽投资生态。
中兴新董事长韦在胜在今年公开表示,未来三年,中兴新将聚焦数字化和低碳化,进一步实现“1+1+N”的成长格局。“也就是在保持中兴通讯、派能科技稳健发展的同时,再打造出2-3家上市龙头子公司。”而华为则聚焦实业,属于亲自下场,由于遭受技术封锁,华为陷入新的寒冬。2022年,消费电子业务大幅萎缩,其利润仅剩356亿元,仅有上一年的三成。为度过冬天,华为于2021年深秋组建了多个“军团”,包括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等等。在组建成立大会上,任正非说道:“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些军团和三大业务(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BG)属于同一个级别,军团组织由任正非亲自部署并督导,足见其重要性。这一年的6月,华为已经砸下30亿元成立数字能源公司。这个注册资金比海思半导体还要多10亿元。彼时,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指出:“数字能源子公司要成为一个有规模、有利润、有很好成长的、非常值钱的业务,为公司打粮食。” 技术加持下,2022年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收入达到508亿元,在整个收入盘子里的比重接近8%,仅次于ICT、终端业务,已是华为第三大业务线条。
与其他光伏、储能等企业相比,华为的优势是数字科技。在能源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趋势下,华为的理念是“用Bit(比特,数字技术)管理Watt(瓦特,电力电子技术)”,近年来又提出4T融合,即Bit、Watt、Heat(热管理技术)和Battery(储能管理技术)。将数字技术融入产品和解决方案。所以,华为更像一个赋能者,而非抢食者。雄安高铁站的分布式屋顶光伏,通威单体规模最大的“渔光一体”项目,华能的全球单体最大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背后都有华为的身影。一厢,以投资者角色,横跨多个新能源领域;另一厢,深耕数字能源产业,赋能产业升级。无论何种方式,中兴和华为两家通信巨头,最终将推动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历史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