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兵部队简介
工程兵担负军事工程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是军队实施工程保障的技术骨干力量。陆军工程兵通常区分为预备工程兵和队属工程兵。预备工程兵隶属于总部和大军区,队属工程兵隶属于集团军、师、团。陆军工程兵一般包括工兵、舟桥、建筑、工程维护、伪装、野战给水工程等专业部队、分队。主要任务是实施工程侦察,构筑重要工事,构筑、设置和排除障碍物,实施破坏作业,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构筑给水站等。在合同作战中,负责保障己方军队的隐蔽安全、指挥稳定和快速机动,阻滞敌机动,并可直接歼敌有生力量。其他军种的工程兵主要担负军港、机场、导弹基地等军事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抢修任务。
1950年12月组建军委工兵领导机关,1951年3月改一为工兵司令部,1955年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1982年9月工程兵领导机关改编为总参工程兵部,1992年9月总参工程兵部并入总参兵种部。
司令员
陈士榘52.09-75.08
谭善和75.08-82.09
政委
黄志勇57.02-65.08
谭甫仁65.08-68.05
李 真69.10-75.08
王六生75.08-82.09
副司令员
李迎希51.03-55.05
胡奇才55.03-75.08
徐德操56.04-65.12
谭友林60.08-75.06
孙超群60.08-69.05
聂鹤亭61.04-65.12
谭善和66.03-73.12
唐 凯66.03-82.09
马苏政70.03-75.08
王耀南70.03-75.08
崔 萍70.03-82.09
武 宏70.03-82.09
徐国贤75.08-82.09
廖述云75.08-82.09
曾旭清79.02-82.09
贺光华79.02-82.09
薛克忠79.03-82.09
副政委
黄志勇53.04-57.02
黄文明62.12-63.03
谢明63.04-75.08
李良汉 67.06-82.09
严庆堤69.08-82.09
姚国民70.01-70.05
刘月生70.01-82.09
徐光友 75.10-82.09
江民风77.12-82.09
陈祥77.12-80.05
邓东哲79.02-82.09
顾问
胡奇才75.08-82.09
王耀南75.08-82.09
曾旭清78.12-79.02
张国传78.04-82.06
王兆湘78.12-82.09
邱子明79.03-82.09
徐国珍81.02-82.09
李大同81.06-82.09
参谋长
胡奇才 55.08-57.10
徐德操 57.10-62.12
谭善和 62.12-66.03
马苏政 69.01-70.03
崔 萍 70.03-75.08
李恩宝 75.08-82.09
副参谋长
廖述云52.10-75.08
赵东寰54.12-55.02
赵东寰57.10-58.07
谭善和60.07-62.12
唐健伯60.07-70.05
唐哲明60.07-64.05
王耀南61.06-70.03
曾旭清63.08-75.12
李冠智65.08-81.02
张国传66.03-78.04
崔 萍68.12-70.03
武 宏69.08-70.03
张锡海70.04-75.12
王凤阶70.07-77.09
王振夫70.07-75.12
白炳勋75.12-80.05
吕 新77.09-82.09
许德厚78.05-82.09
政治部主任
李良汉57.08-65.08
严庆堤65.10-69.08
姚国民69.08-70.01
刘月生70.01-75.08
江民风75.08-82.09
政治部副主任
刘月生57.07-65.07
李大同59.04-75.10
姚国民63.02-69.08
马苏政68.07-69.01
刘月生69.01-70.01
蔡传云70.01-82.09
王振奎70.12-82.09
黄鹤寿70.12-77.09
王俊青75.08-82.09
孙 蔚75.08-82.09
李大同78.08-81.06
展 征78.08-80.04
刘镇亚79.01-82.09
谷 德79.04-81.08
后勤部部长
李 基61.02-65.08
武 宏70.03-70.07
陈信善70.07-77.09
李健民77.09-82.09
后勤部政委
陈信善69.08-70.07
理黎影70.07-75.12
李进生75.12-76.10
后勤部副部长
石世国61.02-66.05
席舒民62.12-69.12
肖大荃62.12-64.05
王 云62.12-82.09
潘云山65.11-75.10
焦文荣68.12-75.12
姚祥哲70.07-75.12
吕子轩70.12-75.12
白炳勋72.09-75.12
肖雨辰78.09-82.09
王彦玲78.11-82.09
王洁清79.10-82.09
赵如瑛79.10-80.06
李远定79.10-80.06
后勤部副政委
李凤岐61.02-67.05
董桂才73.09-82.09
严宗三75.08-75.12
廖习仗75.08.75.12
谷 德75.12-79.04
李 耿78.12-82.09
王之铎79.10-82.09
器材部
部 长
罗洪标56.04-59.01
唐健伯59.01-60.07
席舒民60.07-62.04
副部长
唐健伯53.10-59.01
张 岗54.04-62.12
席舒民58.05-60.07
李凤岐60.06-61.02
高万祥61.02-62.12
赵云龙61.11-62.12
总参工程兵部
部 长
崔 萍82.09-84.12
周培根84.12-91.08
霍恩俊91.08-92.10
政 委
江民风82.09-84.12
王荫桐84.12-86.11
刘振堂87.01-90.06
刘庆芳90.06-92.10
副部长
周培根82.09-84.12
肖雨辰82.12-85.09
贺二彦83.09-84.12
谭国玉84.12-86.11
何文山84.12-87.11
霍恩俊87.12-91.08
徐新江90.06-91.12
张家栋91.08-92.10
金春斌91.12-92.10
副政委
王振奎82.09-84.12
政治部主任
王振奎82.09-84.12
王凤鸣58.07-90.06
张 黎90.06-91.04
司增山91.04-92.10
陈士榘:首任工程兵司令员
1952 年,中央军委筹建工程兵时,陈士榘(1909-1995 年,湖北荆门人,开国上将)和陈伯钧都作为司令员人选上报中央。毛泽东说:“陈士榘祖父、父亲、叔叔工兵管带,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接到任命后,陈士榘很快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战略眼光,针对建国初期工程兵分工不明、专业混杂的局面,他决定将工程兵划分为工程工兵团、舟桥工兵团、建筑工兵团3 种专业兵团,各自按专业分工进行训练和战备。陈士榘还着手建立了工程兵的专业教育、科研体系,以提升部队的工程技术水平;同时,他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增设了40 个工兵团,以满足国防工程需要。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对工程兵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兵也由此踏上了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
从1952 年到1975 年,整整23个年头的工程兵司令员生涯,让陈士榘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部队里任职时间最长的司令员之一,并被誉为“工兵王”。
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为什么成为解放军唯一获得终身免除死刑的将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的解放军为了保护国家,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其中出现过无数的优秀军事家将军。但是在中国解放军中王耀南成为解放军唯一获得终身免除死刑的将军。幼年立志求真理:
江西萍乡上栗村,从古至今赫赫有名,因为这个村庄的不足百十户人家世世代代以生产鞭炮为生。1911年冬月,王耀南降生于这个村庄的一个鞭炮世家,起名为冬伢子,小伙伴们都叫他南伢子。他聪明好学,5岁就开始跟着叔父们学习制作鞭炮,几年下来,就掌握了数十种烟花爆竹的配方,技术也很纯熟,在同龄人中甚有出息。1919年,上栗村在制造鞭炮时候不慎引爆炸药,半个村子被夷为平地。王耀南和妹妹随着母亲,一路讨饭走到安源投靠父辈。当时,安源有个萍乡煤矿,是1889年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创建的。王耀南的父辈们在矿井下当放炮工,用繁重的劳动换取微薄的薪饷糊口。帝国主义和官僚相互勾结,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把安源变成了人间地狱。
安源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之一,也是中共湖南省委指挥暴动的军事中心。王耀南到了安源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放炮,小小年纪担负着超乎寻常的劳动任务。1921年秋,中共成立不久,湖南支书毛泽东把发展工人运动作为工作重点,到安源煤矿考察。他在井下与工人们促膝谈心。王耀南第一次见“穿衣服”(矿井下的工人只有三尺汗布,井下包头巾,井上遮羞布和回家洗澡布。没人穿着衣服下井)的教书先生到井下,非常稀罕,于是坐在毛泽东身边,聆听教诲。毛泽东在井下给工人们传播革命道理,深入浅出的道理在王耀南幼小的心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1922年,李立三创办了第一所路况工人补习学校,在教学中把科学文化与工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后来又秘密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王耀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1922年4月,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工人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以纪念国际劳动节。王耀南带领小伙伴们在矿井下以拉电闸、整监工、破坏一些劳动工具设施,响应活动。于是中共将这些苦大仇深的矿工儿童组织起来成立了安源儿童团。儿童团员们秘密从事着当时成年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王耀南首当其冲。当时,为了避开工头的追踪,工人们有时要在矿井下开会,儿童团员们就在门口放哨。一次,工头悄悄地到矿井下检查,王耀南机警地迎上去,大声喊道:“大叔,你来 啦!”工头骂道:“你喊什么喊?”说着抡起皮鞭就要打人。“你为啥打人啊?”喊声更大了。开会的人听到了王耀南发出的信号就立刻散开。在儿童团期间,王耀南和小伙伴们成功地完成了多项任务。
1922年安源大罢工开始,11岁的王耀南走在罢工队伍的最前列,带领17000多名工人高喊着惊天动地的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他还带领着儿童团贴标语、糊旗子、撒传单、高唱《劳动歌》,悲壮的歌声响彻天空,歌词字字铿锵有力。刘少奇同志曾经多次说:“我在安源领导大罢工取得胜利,全是依靠像王耀南这样的产业工人”。罢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少年的王耀南也经受了斗争风雨的洗礼。金戈铁马驾狂飙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工兵史,因此同志们称他为工兵王。他精通爆破、架桥,曾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红军架桥王、坑道爆破王、工程构筑王、地雷战王。纵观王耀南的成长和战争史,这些称号的确名副其实。
1930年,王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就接到了筹建工兵连的命令。朱德亲自向王耀南交代组建工兵连的任务,王耀南任工兵连连长。成立工兵连时,朱德说:“工兵很重要,一千年以前就有了。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个任务很光荣,也很艰巨。”7月,王耀南率队赶往江西南昌。工兵报到后,彭德怀亲自督阵在浏阳河上架通浮桥。
红三军团在长沙附近七里巷、乌梅岭受阻,彭德怀命红八军顺浏阳河下杉木港迂回到敌人后部。工兵连被加强给红八军。王耀南向军长何长工请命任敢死队队长,率船头架有机枪的几条船利用机枪火力和土手榴弹冲破了敌人河防,红八军绕到敌人背后击退了敌人。工兵队利用红八军乘坐的船只奉彭德怀命令在东渡屯架设浮桥。当晚王耀南指挥敢死队炸开了长沙城门,午夜红三军团便占领长沙。
战后,省委特派员却以王耀南未带领3000工兵参战为由,将他降职为伙夫班长,而政委杨明因为王耀南被降为连指导员。8月,工兵团奉命再次攻打长沙,王耀南再次被任命为连长。此时工兵队仅剩下一个连队。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命令王耀南率工兵炸开长沙浏阳城门外铁丝网和鹿寨。但是他们不知道铁丝网上有高压电,指导员杨明触电身亡,其他战士为了抢救指导员全部牺牲。王耀南仔细研究爆破电网方法,排除爆破组炸开电网,红军屡攻长沙不克,退出战斗。王耀南身负重伤,在小河村修养。但是他的伤还未痊愈,就奉命率队于11月2日前在罗坊架通浮桥,接应红三军团南渡袁水。经勘 查,王耀南认为短时间内修补严重腐朽的木码头太困难,提出了修石码头的建议,他带领工兵奋战两昼夜,建成了石码头,架通了浮桥。此后王耀南参加了5次反围剿,第3次反围剿结束后,王耀南于1932年1月率工兵连参加赣州战役。根据陈毅的指示,王耀南负责指挥工兵连挖掘10余条坑道。第1次坑道爆破时,因观察爆破效果后才发起进攻而贻误了战机;第2次爆破时,红二师不肯将部队撤出危险区,担心再次贻误战机。红五团团长叶长庚命令敢死队向城墙前运动,王耀南向三军团首长解释不能这么做,但是总部命令:工兵必须按时起爆,否则以违反战场纪律论处。第一炸点起爆,敢死队员全部牺牲。第二炸点起爆,为工兵担任掩护的莫文骅连队阵亡70%。王耀南奉命组织挖掘坑道,敌方工兵利用坑道与我工兵对抗。敌主力一部利用坑道从赣州城里出击,袭击红一指挥部,俘虏师长侯忠英。红一师腹部受敌,仓促撤出阵地。但是未及时通知在坑道中作业的工兵。王耀南等在坑道里死守,坚决不做俘虏,直到红十五军组织反击,将敌人赶进赣州城,才将坑道中负伤的王耀南等救出。此次战役中,王耀南深深地体会到,工兵在坑道作业时必须携带武器,坑道光能防不能打是不行的。坑道内必须挖掘战斗交通道,以防不测。王耀南就是这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长征路上架桥王1934年,王耀南率工兵营奉命从石城前线经三角地急行军,于12日按时赶到了于都河边。周恩来亲任总指挥,征集杉杆、门板和船只等驾桥材料。王耀南对架桥点、河川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挑选了10个架桥点,决定在花桥、潭头圩、赖宫庙、大坪心、峡山圩架5座桥。在深水区的王耀南指挥战士用民船做桥脚,杉杆当桥桁,铺上门板结构呈浮桥。刚开始架桥的时候,因为河面太宽,指挥船进入桥轴线很难,特别是夜间作业,河水声音大,指挥员的口令听不清,旗语看不见。
于是王耀南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每个船上挂一盏马灯,这样就解决了船偏离的问题,加快了架桥速度。他们在浅水区打木桩做桥脚,虽然征集了不少的架桥材料,但是仍然不够。苏维埃政府和当地老乡大力支援。一位曹大爷献出了自己的寿材做了桥板。17日,王耀南接到了命令,红四团10月18日,毛泽东从王耀南所带领的工兵营建设的桥上过河,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2月,他又在乌江为朱德队伍架设浮桥,使其队伍顺利过江,王耀南得到了全军通令嘉奖。遵义会议后,王耀南在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仅用2个月的时间,指挥工兵连克服重重困难,架起了10余座桥,大破天门洞架通赤水河,再次获得全军通令嘉奖,并且被毛泽东称为工兵专家。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继续围 追堵截,处境非常困难,何去何从?一时间没了办法,毛泽东想到了王耀南,便对总参谋长刘伯承说:“部队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过河,太平度的桥是否还在,你亲自找工兵专家王耀南同志谈一谈。”王耀南接到命令后,立刻赶到太平度和二郎滩护桥守桥,保障了红军顺利渡过了赤水河。
战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对毛主席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也有着王耀南的功劳。王耀南带领全连在雪山上修桥铺路,为全军开道,700里的雪山路途中留下了许多工兵指战员的遗体。王耀南曾为了缅怀长征中的工兵士兵们写下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挽联。长征结束时,只剩一个工兵连了。红军工兵在长征中的伤亡和贡献可想而知。
王耀南在长征中的重大贡献不言而喻,无愧于同志们送给他的“五个王”的称号。地雷烽火燃沙场同志们封给他的五王称号中其中一王是“地雷战王”。作为中国革命史上工兵连的创始人,一生为工兵事业而奋斗,王耀南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创造、完善并推广了地雷战。“地雷战”为人民战争创造了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法。1941年2月,彭德怀命令王耀南指挥构筑黄崖洞兵工厂防御工程,并且批准王耀南可以大规模的使用地雷和构筑大量永备工事的方案,组织工厂研制和大量生产地雷、滚雷等土装备。于是王耀南提出了“在厂区布地雷阵打击进入兵工厂敌军”的方案。此时,王耀南认为地雷战术基本成型。他经常带着八路军在总部驻地农家小院里演戏民兵如何布阵打击日寇。王耀南完善了演习方案以后,彭德怀指示他开始推广地雷战,牵制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于是王耀南开始带领工兵干部通过演话剧的方式推广地雷战。一名民兵在掌握战术后,在一次战斗中,因为埋设地雷炸死了日军大佐和少佐各一人,立了头功。王耀南为了节省制雷成本,提出了凿石头做雷壳,造最便宜地雷的方案。他在演练过程中意识到,地雷战关键在于怎么埋地雷。地雷战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不光在特务团推广,还要在部队中,甚至是游击队中推广。于是向领导建议广泛地推广地雷战。因为过去布雷只是一个武器应用的问题,地雷价值昂贵,并非埋在地下的全部地雷都能起到作用,所以无法在一般的战斗中使用,谈不上普遍应用,更谈不上推广,但是左权认为王耀南的建议很好,于是他要求王耀南试着做几次战例,提出具体方案,然后再广泛推广。王耀南开始集训部队和干部开始推广地雷战,得到了刘伯承的大力支持。他总是亲力亲为,教他们搞火药和引信装置,教给他们埋设地雷的地点时间,如何防止地雷误伤群众和牲畜。
1941年冬天,聂荣臻向朱德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王耀南奉命前往。他到达后立刻投入工作,先给司令员和领导说明了日军的“照妖镜”是探雷器,向他们介绍了探雷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提出把地雷的起爆装置和老鼠夹子相连接,用马尾当绊索等办法反日军排雷。当时由于日军在中原大修碉堡,修建网状公路,反复进行扫荡,冀中形势十分严峻。冀中军区和机关部队撤进太行山区。王耀南提出了改造地形,由此产生了地道战。他带领民兵挖“蛤蟆蹲”、菜窖、地窑子,并把它们串通藏身。此时他接到通报,我军驻郭庄和大陈庄的部队情报有误,在东王庄方向布雷,结果老百姓往定县方向撤退时,踩响地雷,死伤多人。王耀南要求军区发训令,各部队、游击队、民兵只有看到日军确实在运动才能安装地雷激发装置,警报解除后,有安装人员拆除未引爆的地雷击发装置。后来这一训令传来传去,成为 “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佳话。
王耀南是个很谦虚的人,在反扫荡后期,他率部追杀敌后卫,清除了进入根据地的日伪军和汉奸。根据军区首长指示,在二分区的要求下,王耀南留在了二分区宣传地雷战和地道战。但是他始终谦虚道:“地雷和地道不是我发明的,我只不过是利用自己20多年的爆破和挖洞子的经历提出了地雷战和地道战的战术。”他提请二分区和四分区共同组织民兵联防,监视敌军行动,提出搞“地道战”要因地制宜,在山区和靠近山区的敌方要很好的利用地形,隐蔽自己消灭敌人。
敌人对王耀南怕得要死,还曾经在电台广播里造谣说,“皇军扫荡消灭了八路军三分区机关,活捉了司令员王耀南”。企图以此动摇游击队的抗日决心。结果被当地的老百姓当成了天大的笑话。1947年11月22日,王耀南奉命前往运城前线,在朱德“勇敢加技术”的指示下,结合石门战役的经验,协助完成指挥攻克运城的任务。王耀南根据二攻运程不克的教训提出了不能把工兵当敢死队用,应让工兵指导步兵学会土工作业和爆破,强调应克制旅、团指挥员急于进攻的急躁情绪,疏于工程保障的做法;提倡一线部队多流汗,少流血。他完成了运城战役作战计划后报批徐向前等首长,军委复电同意。12月17日夜里,主力开进,扫清了外围障碍,25日总攻开始。敌守军在飞机的掩护下拼死抵抗,胡宗南从南线排除援兵,大举渡过黄河,我军南部告急。王耀南适时地提出了派小部队嵌入护城壕挖短坑道,炸开城墙的险招。结果27日爆破成功,28日运城解放。
1948年2月,徐向前到达翼城指挥临汾战役,王耀南汲取了运城之战的经验教训,根据临汾城墙坚厚、碉堡坚固的实际情况,建议加强部队训练。徐向前亲自召开了营以上千人干部会议,号召大练兵。3月6日,徐向前命令发起临汾战役。敌机不断轰炸我军前沿阵地,临汾守敌工兵又挖了大量的坑道,防止我军 攻城和挖坑道破城。战役在空中、地面、地下展开。4月15日,临汾前线坑道挖掘工作全面展开,仅东城就开挖了15条作战坑道和60条掩护坑道。5月18日,历时72天的临汾战役胜利结束。1948年6月1日,临汾战役胜利后的第13天,毛主席在《关于辽沈战役的电报》中高度评价了临汾战役:“徐向前同志指挥之临汾战役,我以9个旅(其中只有2个旅有攻城经验),攻敌2个正规旅及其他杂部共约2万人,费去72天时间,付出15000人的伤亡,终于攻克。我军9个旅(约7万人)都取得攻坚城的经验,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大胜利。临汾阵地是很坚固的,敌人非常顽强。敌我两军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斗争。我军用多数地道进攻,敌军亦用多数地道破坏我之地道,双方都随时总结经验,结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获胜”。
从1951到1952年,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3次命令王耀南到朝鲜负责解决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问题,王耀南根据平原地道战的战术提出山地坑道 战的战术,解决了志愿军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在巩固我军三八线的山地防御战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整个三八线山体已经基本掏空,彻底解决了一线山地部队的屯兵、养兵、作战进攻与作战防御问题,甚至可以抗敌重磅炸弹和8英寸(200毫米)口径重炮的轰击,我军每日每个军阵亡人数已由80人降为2~3人。地下坑道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地雷地道上荧幕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王耀南组织作家和艺术家将抗日战争中的“地雷战”和“地道战”的战例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军事教学片。他在影片中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军事顾问、军事指导。影片中的所有情节都取之于当年的实际战斗,由于受影片长度的限制,还有许多故事没有得到反映,但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得到了体现。
《地道战》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部电影曾被作为“人民战争”教学片。从1966年至1970年,全国只放三部电影:《地道战》、《南征北战》、《地雷战》。但这两部电影,像王耀南的一生一样走得坎坷,经历了一席波折。1966年2月,江青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点名批评了10余部电影,其中包括《地雷战》和《地道战》。王耀南深感事关重大,他向中共中央办公 厅请求面见毛泽东陈述自己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安排他和江青面谈,他在江青办公处据理力争:“《地雷战》、《地道战》影片是贯彻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和《论持久战》的精神;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真实战例的汇编;影片是我自己组织指挥的,是工程兵部队和民兵进行训练的军事教材,不是故事片,与作家、演职人员没 有关系。”江青最后无可奈何地让了老将军一步,说到:“你们这些将军只晓得打仗,不懂得艺术。会议上我是批评有些影片的艺术水平差,线条太粗,才点了《地雷战》、《地道战》的名。”江青对总政的负责同志说:“既然王耀南同志再三强调这两部影片是军事教学片,那你们回把片头剪去,注明是军事教学片,继续放映。”当时敢对江青坦诚相争的将军为数不多,王耀南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其为人正直坦率。1966年8月,审查《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时,对油画的图注是:“毛泽东1920年到安源”,并说毛主席在建党以前就曾去过安源做工人运动。王耀南当即提出异议:“毛主席1920年没有去过安源。
1921年秋毛主席去的安源。”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他在博物馆打电话请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到毛主席处核实。主席后来答复说:王耀南同志的回忆是正确的。呕心沥血工兵王1984年11月3日6时25分,王耀南彻底地离开了他钟爱的工程兵部队和事业。王耀南长期在工程兵部队和领导机关任职,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兵知识和工作经验。他不仅为组建工程兵部队作出了重大贡献,还对工程兵部队的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王耀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有坚强的党性和英勇奋战的优秀品质。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护战士,晚年仍为“四化”建设而奋斗,受到部队广大指战员的爱戴。
王耀南一生堪为悲壮!他参加过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及随后的三湾改编,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他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却从不退却;1939年6月与日军川口遭遇战,他3次9处负伤,曾连续8次获得全军通令嘉奖,毛主席派江青持亲笔信前往慰问,信中称王耀南是“民族英雄”。江青代表毛主席把正面铸有“民族英雄”四个字的八路军战伤证章授予王耀南。虽然他资格老,战功卓著,伤痕累累,可能因工兵是个辅助兵种,也可能因他文化较低,刚直暴烈,8次降职。1955年9月,授衔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特别是他在红军时期获得可终身免除死刑的二等红星奖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规定终身免除死刑,相当于古代的免死金牌,现存军事博物馆)和红旗奖章,是他人难以相比的,是对他的最高奖赏和最高评价,也是对工兵(现工程兵)的最高肯定。相信除了他,还有无数的解放军战士正在保卫国家,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曾是一个兵。
我是一个光荣的军委工程兵。
工程兵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却是每一个工程兵战士引以为自豪的往事。
长征路上“白龙马” 白龙马,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唐僧西天取经中的坐骑。白龙马不像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那样神通广大,降妖除魔,不如三个师兄那样居功甚伟,封为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白龙马只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驮着师傅,载着行李,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跋涉万水千山,走过千里万里,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一片衬托红花的绿叶。
人民军队行列中的工兵,从诞生那天起,就是这样的一片绿叶。
诞生于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工兵,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担当着工农革命军的马前卒。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工兵部队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为处于几十万白军围追堵截中的红军开辟前进的道路:血战湘江的战斗中,工兵部队的战士们毅然而然下到冰冷的江水中,用自己的身体稳住浮桥,甚至肩扛竹竿架起人桥,保障了主力部队迅速通过;在强渡金沙江中,工兵部队仅用6只小船,同湍急的金沙江连续搏斗6昼夜,把中央红军安全运渡过江;在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在乌江天险架设浮桥中,在泸定铁索铺设桥板中,在草地泥沼架设通道中,红军工兵部队都以坚定的自我牺牲精神,出色地保障了红军大部队每一次战斗任务的胜利,保障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人类不朽史诗的完成。红军总政委毛泽东动情之时,就给大家讲起唐僧取经“白龙马”的故事,赞扬和鼓励“工兵应该做红军的一匹骏马,驮着革命走向胜利”。
“筑窝”“下蛋”双立功 历史记载着这震惊世界的一天:1964年10月16日15时,现场试验总指挥张爱萍一声令下:“起爆!”随着电钮的按动,沉睡千年的茫茫戈壁滩上,一声巨雷响过,一道灼人的光亮闪过,一团浓烈的蘑菇云在空中翻腾,一阵强烈的冲击波呼啸而来。接到报告的周恩来总理,在迅速向毛泽东主席报告后,向在人民大会堂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三千名演职人员宣布了两个好消息:“第一,赫鲁晓夫下台了!第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这两个好消息,说历史的巧合也好,说历史的必然也罢,说是两种因素都有也行。毛泽东主席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道:“导弹,原子弹有很大成绩,这是赫鲁晓夫帮的忙,撤走专家逼我们走自己的路,要给他发一吨重的勋章!”
毛泽东这段话是有缘由的。我国刚解放之初,苏联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毛主席亲自访问苏联时,又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同苏联外长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但是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搞大国沙文主义,以“老子党”自居,提出搞“联合舰队”和在我国设立长波电台。遭到中国政府拒绝后,赫鲁晓夫撕毁同中国的合同,停建所有援华项目,撤走包括核专家在内的所有援华人员。赫鲁晓夫还嘲笑中国人说:“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不怕鬼不怕邪的中国人民,在苏联专家撤走短短4年后就造出了原子弹,而就在我国原子弹爆炸的前一天,赫鲁晓夫也被赶下台。
在欢庆1965年元旦的军民联欢晚会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军队驻京各大单位的将帅们。毛泽东在见到军委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渠上将和张爱萍上将时,握着陈士渠的手,并指向张爱萍,高兴地对陈士渠说:“你们立了功,他们出了名。你们筑窝,他们下蛋,你们都立了功啦!” 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赞扬,是对默默奉献的工程兵将士们的最大肯定和褒扬。
革命熔炉“楷模”多 工程兵是一个特殊的兵种,它的任务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它的施工都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所以工程兵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部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是一支特别守纪律的部队,是一支特别讲奉献的部队。 工程兵这座人民军队的大熔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楷模。
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就是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汽车连班长,工程兵部队的杰出代表。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锲而不舍挤和钻的进取精神,永远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
“模范团长”李国安,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新时期工程兵部队的优秀代表。李国安牢记周恩来总理“一定要把内蒙古北部高原地下水搞清楚”的心愿,为阿拉善大漠深处的某团解决边防哨卡用水打出了名副其实的“甜水井”,给大企业打出地方几个打井队都打不出的深水井,给生态破坏最严重地区的边防军民打出了109眼优质井,而这些艰巨的工作,都是在他患上恶性腰椎管肿瘤,动了大手术围上“钢围腰”的前后完成。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授予李国安“模范团长”荣誉称号,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国安还光荣出席党的十五大,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工程兵的历史,一部艰苦卓绝、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历史。工程兵的行列中,更多的是不计名利、不讲索取、不出风头、守口如瓶的无名英雄。
工程兵部队培育了一大批英雄群体和英模人物,锻造了过硬的战斗品质和战斗作风,形成了特有的兵种革命精神,即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白龙马”精神,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高度负责精神,热爱本职、忠于职守的“螺丝钉”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永当先锋精神,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铺路石”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拼搏精神。
北京工程兵司今部大院
北京海淀区太平路46号大院,原是军委工程兵领导机关所在地。座南朝北的主办公楼为工程兵司令部,主办公楼前的中心广场矗立的毛主席塑像,1967年10月1日落成,这尊塑像在工程兵大院迄今已经47年。
工程兵机关人员追忆,这座毛主席塑像在北京地区是建的比较早的,在几代官兵的精心养护下,毛主席塑像保护完好,传承着1967年50万工程兵官兵对毛主席特殊的感情。
83年前的中央苏区,革命的烈火与反革命第二次“围剿”展开殊死搏斗。1931年2月为防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红一军团指示红军学校工兵连给毛泽东总政委挖防空洞。毛泽东深入现场与战士亲切交谈,了解到工兵连有些战士对成天同石头疙瘩、黄泥块子打交道,捞不着仗打有情绪时,毛泽东就给工兵连讲《西游记》里白龙马的故事。他说:“白龙马就是海底的小白龙,虽然本领不小,却心甘情愿变成白马,驮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回真经,使唐僧师徒立地成佛。白龙马这种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依我看,你们工兵也应该做红军的一匹骏马,驮着革命走向胜利。”从那以后,工程兵官兵就把“白龙马”精神作为兵种精神,胸怀远大的革命理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驮着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后来,毛主席无论走到那里,工兵都要为毛主席修防空洞,延安有、西柏坡有。1948年5月中央总部搬到西柏坡后,为预防中央领导险遭不测,聂荣臻派工兵在西柏坡小山后就挖了防空洞,敌机来了,首长们立马可以进洞隐蔽。毛主席1949年3月从西柏坡来到北京城,先是住在香山双清别墅,为了防止空袭,工程兵特意修建了一个防空洞(现已开放供人参观游览)。毛主席搬进中南海后,也是工程兵在他的住所修了防空洞,毛主席1965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工程兵51师施工官兵并合影留念。为了确保毛主席回韶山居住期间的安全,1966年工程兵在韶山滴水洞为毛主席修了防护工程,现已成了滴水洞的参观景点。 20世纪50、60年代,工程兵为更好地开展政治工作,先后创办了《人民工兵》杂志和《工程兵报》,毛主席都亲自题写刊名和报头,这在全军是少见的,使工程兵官兵感到无比自豪和无尚荣光。
工程兵部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毛主席也特别偏爱。40集团军工兵团汽车连班长雷锋的事迹,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作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他学习。装甲兵坦克二师工兵营班长王杰的事迹,1965年11月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国学习和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
1964年6月16日,毛主席带领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群众团体、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负责人,到十三陵水库观看工程兵部队战术技术表演,这是除国庆阅兵外,少有的一次全党全国全军全体领导同志参加的观摩部队演练的活动。
毛主席亲切接见工程兵英模代表
毛主席为工程兵提词
60年代的工程兵领章
工程兵司今部的文艺女战友们
永恒的工程兵,敬礼
1960年至1962年,中心军委批准工程兵组建4个建筑师和1个工兵技术总队,批准武汉等9个军区各组建1个工程兵团。1964年和1965年,中央军委批准工程兵增加33万人。到1965年底,工程兵部队发展到4个建筑师、3个支队、19个工区、1个工程技术总队、114个团,共49万余人,工程保障能力有很大提高。1967年至1975年,工程兵根据任务的变化,逐步精简建筑部队,
1955年8月30日,总参决定,以工兵第20团、公安内卫第3团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直属工区。
1960年10月26日,总参决定以陆军第195师(不含师属炮兵团,独立高炮营以及师的炮司机关和炮兵指挥连)调归工程兵,改建为工程兵第102工区指挥部。
1961年6月20日,总参授予工程兵直属部队番号,以101工区指挥部改建为工程兵建筑第51师;以102工区指挥部改建为工程兵建筑第52师;以守备3师改建为工程兵建筑第53师;以特种工程指挥部抽调部分人员组建工程兵建筑第54师。
1969年10月20日,总参同意将北京军区第9工区调归军委工程兵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1工区。
1969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2工区,担负隧道工程任务。该工区1982年1月18日撤消。
1970年8月14日,总参批复,将沈阳军区第5工区、北京军区第8工区调归工程兵建制,其番号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第3、4工区。(1975年10月撤消第3工区)
1979年2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维护总队。隶属工程兵建制。
工 程兵建筑第51师 1955年8月30日,总参决定,以工兵第20团、公安内卫第3团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直属工区,1955-1962年工程施工,主任白炳勋(山东军区第3工区主任),政委强自珍(55.12-), 总工程师XX, 1979年2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维护总队。隶属工程兵建制。 1980年初,撤销军委工程兵,组建总参工程兵部,辖51师、52师和新组建的维护总队。1983年春,撤销51师,师部(除加修营归建115团外)和各维护大队交维护总队,104团、115团归建52师。1985年底,撤销52师,以52师为班底组建工兵41旅,辖4个建筑营和2个工兵营,104团整编为建筑一营,驻南口,115团整编为工兵一营,驻西峰山
工程兵第52师88612部队 1960年10月3日,总参命令第195师调归工程兵,改编为工程兵第102工区指挥部,担 负工程任务。1961年6月20日改番号为工程兵建筑第52师。1962年秋在天津北塘开辟万 亩盐碱地建立师农场种水稻。1964年4月王凤阶(原工兵7团团长,工兵学校副校长)任师长到70年4月。66年6月起李恩 宝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到69年秋调任军委工程兵第二工区主任。1970年4月起,李恩宝任师长.到74年7月,政委杨久平。1985年52师缩编为工兵41旅。最后改驻南口。
工程兵工程建筑第53师 1960年2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从沈阳军区调1个守备师给工程兵担负特种工程施工任务。 李冠智为师长、马兆昆为政委。1961年6月20日授予番号工程兵建筑第53师 1965年师长王辉正在在组织施工,奉命进京参加4月24日总参副总长李天佑总政副主任梁必业召集三总部、海军、炮兵、工程兵有关负责 同志开会传达。5月以工程兵建筑53师师部为基础,抽调工程兵和广州军区部分干部组成援越工程二支队,二支队指挥部主任曾旭清(工程兵副参谋长),政委李 良汉(工程兵部政治部主任,66年4月初受令先期归国,5月中旬离队),副主任兼参谋长王辉(二炮通化基地副司令员兼建筑53师师长),副主任朱玉山、李 魁三,副政委马兆昆,政治部主任王乃力,后勤部长董君玉。二支队由北京军区建筑106团为7大队、济南军区建筑111团为8大队(11中队青龙岛,12中 队海防,13中队姑苏岛)、沈阳军区建筑128团为9大队(杜拉岛、后下龙湾海岸),海运大队(南海某水警区登陆艇部队)为10大队(大队长杨振和,政委 周丰成,辖3个中队)、广州军区通讯工程大队、1个海军水线大队、测绘大队、高炮部队共8个团级单位,1.3万人。王辉带先遣组15人于5月1日抵达河 内,勘察要修筑的15个岛屿7个岸防要点施工。指挥部机关和直属队于5月9日在南宁集结完毕。各部队也15天内到广西集结。1965年6月9日二支队各大 队分三路(友谊关、东兴、北海船运)进军越南。6月23日17:30,支队机关从友谊关出境,在蒙阳宿营,24日18时开始行军,21时抵达横普县白石村 驻地。 二支队的各工程团实行特殊编制:一个团下属3个工兵营,1个机械营,1个高炮营,以及85加农炮连、82迫击炮连(回国后改编为工兵10连)、警通连、运 输连、加工修理连,各个营除编有4个连外,还配有专职指导员1、文书1、高射机枪排(4个班20人,12.7单管)、75无后座力炮排6个班(30人)、 通信排(增设无线电台班)、卫生所(军医2、医助1、卫生员2)、测绘组(施工技术单位,技术员3,测绘员8)、器材组(器材助理员、器材员)、统计员 (连报营一天一次,营报团一周一次)、调度员。每个工兵连由四四制改为四三制,其中第四排为重机枪排(4挺),连设2名卫生员,炊事班4口行军锅。每个工 兵班12个人56半8支,冲锋枪2支,每人200发子弹。每团4000余人。设正副排长。炮弹子弹配4个基数。65年9月越南海岛渔民被美舰掠走,施工部 队被美军察知,9月19日首次防空作战。
1966年9月底提前完成了越南东北地区岛屿和沿海要地设防工程、海底通信电缆工程和通信线路工程,10月2日在 越南国防部举行了交接签字仪式。1966年9月底10月初分批回国。在越期间防空作战135次,击落111架,第2支队牺牲数十人。1966年在湖南休整 两个月。1982年10月从重庆搬回汉中,53师部及部分直属 部队改编为第二炮兵308工程指挥部至今。
笑星奇志和导演刘毅然出自该师。
工程兵第54师7982部队-8342部队-88614部队 1961年6月20日以特种工程指挥部抽调部分人员组建工程兵建筑第54师。以唐人为师长、马苏政为政委,担负东风基地建设。辖101、103、109、123、124团。完成东风基地建设后,奔赴新疆马兰基地、青海海晏的九院,继续土建施工。1967年2月赴四川丰都担负816核反应堆工程的建厂土建施工,师长姚家骏,政 委黄鹤寿、夏美乾,75年7月完成地下洞体,之后816厂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核工业建筑第22、23、24等公司实施。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施工,让71名年轻的官兵长 眠在一碗水革命烈士陵园(53名施工中牺牲,18名因病逝世)。撤出816工程后,101团和12x团 担负天津张贵庄机场扩建(7402工程),先后共完成了长3200米、宽50米的跑道,3200米长,23米宽的滑行道,6条联络道和可停放7架大型飞机 的84000平方米的客机坪场道工程。其他如跑道北端的两个归航台、双向盲降设备、着陆指挥雷达、全向信标台、储油库、地下输油管道及可容纳约600客人 的5500平方米的候机楼、餐厅、宾馆等配套工程至1980年也全部投入使用。此外还重新安装了灯光设备,修筑了场内道路和至张贵庄火车站的专线铁路,修 建了行政办公楼、宿舍、卫生所,安装了电话自动交换台,改造了水、电、暖设备等。扩建后的张贵庄机场已成为能适应各种大型飞机起降的一级机场。1976年 唐山大地震时在张贵庄机场的54师部队参加了抢险救灾突击任务。
1982.4.26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工程兵第54师师部连同营房一并移交公安部作 为武警部队办校校址。 8.16原54师师长黄玉发、政委俄广德等领导到北京参加总参谋部工程兵部召开的移交实施方案会议。 1983.4.20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公安部,同意建立武警部队技术学院。54师师长黄玉发、政委俄广德分别任学院副院长、副政委。
向伟大的抗美援朝工程兵老前辈敬礼,是你们托起抗击美帝的不朽长城。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工程兵序列表
志愿军工兵部队共有15个团入朝参战,图为他们抢修被炸毁的桥梁
志愿军工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共漕渡车炮11.4万余辆,物资14万吨。图为某舟桥部队一个排用20分钟架设起一座重五吨、长118公尺的浮桥 资料图片运动战初期(1950年10月--12月)
工程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
工兵第4团、第5团、第6团、第8团阵地战初期(1951年6月--9月)
工程兵指挥所主任:陈正峰
工兵第1团、第4团、第7团、第10团、第14团(原工兵第4团改编)、第15团(原工兵第5团改编)、第16团(原工兵第6团改编)、第17团(原工兵第8团改编)、第18团、第21团、第22团停战前(1953年7月)
工程兵指挥所司令员:谭善和
工兵第3团、工兵第4团、工兵第6团、工兵第7团、工兵第9团(其前身为四兵团直属工程兵大队,50年在广西南宁成立四兵团直属工兵团,到云南改编为昆明军区工兵团,入朝参战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第9团,回国后被陈赓司令员留河北秦皇岛参加工程,改编为北京军区工程兵一0六团,七九年从陕西汉中405工程,赴滇战区遂行作战保障工程,改编为昆明军区工程建筑第一0六团(83年脱离工程兵53师建制)85年百万大裁军改编为成都军区工兵十七团,谁后以十七团为基础与工7团合并,转隶陆军第十四集团军工兵团)工兵第10团、工兵第12团、工兵第14团、工兵第18团、工兵第21团、工兵第22团、工兵第24团、工兵第26团
抗美援朝战争中工程兵作战指挥的经验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 中工程兵 作战指挥的经验与启示从1950年10月初工程兵第4团、东北军区工程兵 教导团在鸭绿江架设浮桥和水面下桥,保障志愿军于 10月19日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除25个步兵军所 属的工程兵分队外,先后有15个工程兵团又1个工程 兵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两年零九个月的作战中,志愿军工程兵新修各种 道路256公里,抢修、维护道路4685公里,架设、抢修桥 梁1347座;漕渡各种车、炮、坦克11.4万余辆,各类物 资10万余吨;排除各种地雷、定时炸弹6.3万余枚;修 建各种营房5000余栋和能容纳1000余节车皮物资的 仓库;参加修建和抢修飞机场4个;筹集、下发2.5万余 节火车皮的工程器材。在反“绞杀战”中,工程兵还与其 他兵种一道共抢修道路5000余公里。在粉碎敌人的秋 季攻势中,首创“U”形坑道工事,并推广全军,为我军实 施坚固阵地防御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这期间 工程兵部队与其他兵种一道共构筑坑道工事1250公 里,相当于在我国陇海铁路线从连云港至西安之间开挖 了1条石质遂道;构筑堑壕、交通壕6240公里,开挖土 石方6000余万立方米。朝鲜停战后,驻朝工程兵部队积 极投身到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活动中,仅停战后的头两个 月,便为朝鲜人民新建民房2万多间。尤其是工程兵第 12团,在参加平壤市的重建中,新建和修复了38项较 大的工程,1000余名官兵为此立功,126人荣获朝鲜功 勋勋章和功勋奖章。正如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给志愿 军工程兵指挥部的锦旗上所赞颂的:“扫除部队前进的 障碍,建设伟大的军事工程,保障交通战线的畅通,修建 英雄的钢铁阵地。”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工程兵部队在自身技术 低、经验少、装备差的情况下,克服任务的高度分散性、 连续性、突击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性等困难,圆满地完 成了各项工程保障任务,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巨大贡献。这些任务的圆满完成,与志愿军工程兵有效 的指挥是分不开的。
一、志愿军工程兵作战指挥基本经验 (一)不断建立健全各级工程兵指挥机构, 理顺指挥关系,保证对工程兵部队行动的集中 统一指挥志愿军入朝之初,由于没有建立专门的工程兵指挥 机构,志愿军工程兵指挥中,曾出现了多头指挥现象。例如,在鸭绿江上抢修、维护渡口的工程兵部队,由东北军 区指挥,部分入朝工程兵部队由炮兵指挥机构和志愿军 司令部双重指挥等。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使得整个志愿 军工程兵部队在战争初期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为 了有效地指挥工程兵的作战行动,1950年10月31日 组建了志愿军工程兵指挥机构——工程兵指挥所,指挥 员为工程兵主任(后改为工程兵指挥部,指挥员为工程 兵司令员)。新建立的工程兵指挥机构还不健全,各工程 兵团主要配属后勤各分部遂行维护道路与建库任务,除 行政领导由工程兵指挥机构负责外,作战行动由各分部 组织指挥,无法实现工程兵的统一指挥。为此,工程兵指 挥机构由隶属于志愿军司令部,改为隶属于志愿军后勤 部,希望以此改善工程兵指挥。但是,仅仅改变隶属关 系,并没有改变指挥关系不明确、令出多门的问题,以至 多次出现一项工程保障任务几个工程兵部队重叠部署, 有的工程保障任务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后来,志愿军首 长针对工程兵指挥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 是工程兵指挥机构隶属于志愿军首长直接指挥,减少了 工程兵指挥环节。
二是明确工程兵指挥机构的职能。作 为志愿军首长在工程保障方面的参谋机关,工程兵指挥 机构除计划志愿军工程保障任务、工程兵力量,分配工 程装备器材外,还直接指挥各工程兵团的作战行动。
三 是工程兵指挥机构移驻志愿军司令部附近,加强与志愿 军司令部的直接联系。同时,志愿军指挥机构适时在前 方建立了派出指挥机构;各工程兵团建立了基本指挥 所,并视情建立了团前进指挥所;在步兵军、师成立了工 程兵室,组织本级的工程保障行动;在道路桥梁保障中, 步兵军、师成立了工程指挥所,步兵团成立了工程委员 会,组织指挥本级的道路桥梁保障行动;在筑城工程作 业中,步兵军、师、团、营、连均成立了筑城委员会,组织 本级的筑城工程保障行动。总之,随着志愿军工程兵指 挥机构的建立健全和指挥关系的不断明确,志愿军工程 兵指挥效能和工程保障效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注重在战争环境中提高工程兵部队的 技术和战术水平,提高工程作业能力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工程兵部队缺乏系统的训练, 其技术(战术)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志愿军工程兵各级 指挥员认真贯彻中央军委提出的边打边建的战争指导 方针,从提高工程兵技术(战术)水平入手,加强工程兵 部队的自身建设。
1、在训练指导思想上,战训结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
有一半以上的志愿军工程兵部队第一次受领的任务 竟然是从未遂行过的任务,几乎所有工程兵部(分)队先 后遂行过从未训练过的任务。如工程兵第4团,上级要 求6天之内在鸭绿江的两个渡口各架设一座载重60 吨,长度分别为215米、180米的水面下桥,面对突如其 来的新任务,来不及进行学习和训练,该团指挥员一面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方案,一面组织连以上干部反复 研究架设方法,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和方法, 提前完成了以堡篮作桥脚、铁轨为桥桁、木板作桥面,隐 入水下10厘米的水面下桥。诸如开设浮(门)桥渡口、修 筑坑道、排除与设置各种爆炸性障碍物、抢修机场和建 设库房等,对多数工程兵部队都是新任务。为此,各部 队普遍坚持了以任务带训练,在遂行任务中边干边摸 索,边干边改进,边干边提高的指导思想,收到了极好的 效果。运动战初期,大部分连队只能遂行修路或架桥等 单项工程保障任务,但到运动战后期,所有的连队均能 遂行修路、架桥、破障、设障等多项保障任务,且作业效 率大大提高。以架桥为例,架设一座普通列柱桥由运动 战初期需19人日,提高到运动战后期11人日;在鸭绿 江上架设浮桥,也从开始时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后来 的20分钟左右。 2、在训练形式上,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实战中,工 程兵各级指挥员认识到,不仅要树立战训结合、边干边 学的思想,还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战(技)术训练,才能 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为此,在训练形式上注意把 握两个环节:
一是培养骨干,以点带面。针对训练场地 小、教员少等条件的限制,采取先举办小规模、短期技术 骨干培训,再由技术骨干充当小教员的办法实施。如工 程兵第6团初次构筑工事时,每连仅有二三名技术骨 干,经过培训后增加到二十余名;工程兵第9团到任务 后期时,培养的各种作业手达1205人。
二是总结经验, 典型推广。针对工程兵部(分)队完成任务能力参差不 齐的问题,工程兵各级指挥员,及时推广先进单位的经 验,以此促进工程兵部队全面水平的提高。同时,派出 人员参加其他兵种和朝鲜人民军的施工训练。例如,派 员向铁道兵学习大吨位起重方法,解决了架设高水位桥 时的起重难题;派人参加朝鲜人民军施工,解决了吊桥 架设的技术问题等。
三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作战 任务的完成抗美援朝战争中,工程兵力量与任务需求的差距是 非常明显的,工程兵各级指挥员在注重提高工程兵部队 战(技)术水平的同时,十分注意从发挥人的因素入手, 使有限的工程兵力量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
1、言传身教,激励士气。高昂的士气,压倒一切的 英雄气概,是我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工程兵各 级指挥员以自身的模范言行影响部属,有力地激励了士 气。工程兵第6团第3营教导员刘振永在抢修桥梁时, 带头跳入寒冷的江水作业,并在水中鼓励大家“前线的 同志们等着弹药啦!是金是铜就在这时候看了!”全营为 此群情振奋,有的冻得失去了知觉,被抬上岸后刚刚清醒过来,又偷偷地下水作业。工程兵第17团第2营在开 城抢修道路时,面对从未见过的蝴蝶雷,该营教导员刘 政民率先进入雷区探索排除方法。排雷中,腹部不幸被 蝴蝶雷炸伤,他一边把流出的肠子塞进腹部,一边坚持 召集连排干部研究排雷方法,直到壮烈牺牲。刘教导员 的言行极大地震撼了全营指战员,全营在缺少排雷器材 的情况下,硬是用木棍、绳索和石块等就便器材,按时排 除了道路上的全部障碍物。
2、发扬军事民主,集中群众智慧。群众的智慧是无 穷的。通过发扬军事民主,志愿军工程兵探索了许多新 的作业法。如在冻土作业时,创造了薰烧法、爆破法、覆 盖保暖法;架桥作业时创造了深水植桩法、堡篮下水法; 漕渡作业时创造了滑纲渡法;坑道作业时创造了垂直掏 槽法、楔形掏槽法、偏心掏槽法;克服铁丝网障碍时,创 造了强行掩覆通过法等。这些灵活多变、不拘常规、简 单有效的技(战)术方法的使用,大大加快了作业速度和 质量。广泛开展军事民主活动,还有利于加强统一指挥 效果,弥补指挥员在紧张复杂情况下考虑不周、照顾不 全等各种缺陷。如在抢修与维护临津江、汉江、清川江 等重要渡口时,各工程兵团、营都在完成上级交给任务 的同时,考虑到事态的发展并根据环境条件,主动向各 自的上级提出了备用方案或主动采取了备用工程措施, 有利地保证了各渡口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