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在现在哪里(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
《水浒传》中很多故事都围绕着水泊梁山展开的,有一些朋友试图在地图上找到梁山泊,有把微山湖当成梁山泊的,也有认为东平湖是梁山泊的。
这也难怪,因为在山东西部的地图上也就是这两个湖泊看起来比较大一些。实际上,这两个湖泊都不是梁山泊。那真正的梁山泊在哪里呢?
由于地理环境变化,河流、湖泊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但是山脉一般来说相对较为稳定,找到梁山,就找到了梁山泊的大致位置。
梁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处于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梁山则是梁山县境内最高的地方,位于县城东南,由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
主峰虎头峰海拔197.9米。虽然只是小山,但是在华北平原上已经是比较险要的地形了。虎头峰上曾建有宋江的大寨,就是梁山108好汉聚义的地方。
梁山的名字本来叫“良山”,春秋时期因附近有良邑而得名。西汉时,汉文帝次子梁王刘武曾猎于此山,死后并葬于山北麓,遂更名为“梁山”。
梁山四面环水,位于梁山泊中,和外界之间通过船只往来。
梁山地形险要,又有梁山泊作为屏障,易守难攻,让前来的朝廷大军讨不了好,宋朝廷最终只好采用怀柔招安之策才瓦解梁山的宋江义军。
实际上,梁山泊这片大湖泽的前身就是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大野泽,也叫巨野泽。
我们曾讲过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大野泽就是济水受阻潴留而成的大泽,范围很大,大致位置在如今的梁山、东平、郓城、巨野、汶上、嘉祥、济宁一带。
济水和汶河交汇注入大野泽,之后从东北方向流出,最终注入大海。秦末天下大乱之时,彭越就曾在巨野泽聚众为寇,《史记·彭越列传》中记载:“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
济水作为黄河的支津,本就携带大量泥沙,而且汉武帝时(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改道,大野泽也被泥沙淤积,面积不断萎缩。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使得黄河河道稳定下来,而随着济水的逐渐淤塞,巨野泽不断萎缩,到晚唐时巨野泽差不多已经消亡,只有北面还有少许遗留。
五代十国时,黄河由于下游河道淤塞,而乱世之时也无人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黄河又开始频繁决口,灾害不断。
洪水在原来巨野泽之北梁山一带潴留,形成梁山泊。北宋时黄河频繁决口,使得洪水肆虐,梁山泊在洪水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大,终成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水泊,梁山则变成梁山泊中一个岛。
公元1128年,金国南下侵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掘开黄河大堤,使得黄河改道南流,夺泗入淮。
梁山泊逐渐没了来水,水面开始缩小,水退地现,老百姓开始在此屯田。元明时期,朝廷鼓励老百姓到这里垦荒,梁山泊基本上已经荡然不存。
你可能会想,东平湖毕竟离曾经的梁山泊不远,它是不是梁山泊遗留的一部分呢?
东平湖原叫安山湖,在梁山泊的北面,因为汶河的部分来水接济,在梁山泊淤平以后它仍然能保持一定的湖面。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夺大清河水道从山东东营入海。安山湖接收了部分黄河漫流,湖面扩大,因大部分位于东平县境内,所以后来就叫东平湖了。
在今东平湖湖区往南,大约有两个东平湖面积的区域,常年没水,一直延伸到梁山附近,是作为东平湖的二级湖存在的泄洪区,防止黄河洪水淹济南。
在这个区域的村子都有用土堆起来的圆柱形大土丘,为万一发洪水时避难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