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毁誉参半的司马家族
你好,贵姓?
中华上下5000千年,尽在百姓中。
中国历代皇室,因为待遇优越,又不需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因此繁衍生息得很快。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只要是当过皇帝的姓氏,往往也是人口大姓。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姓氏,太庙里面供的皇帝虽然有18位,但是到现在全国人口才两万多,他就是晋朝的建立者司马家族。
司马这个姓在百家姓和姓氏人口排名虽然都没有进入前100位,却给华夏文明造成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可谓是毁誉参半。
剧照(图片来自百度)
先说说司马这个姓的由来,我们经常看古装剧,讲到大司徒,大司马等等,这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司马一姓就来源于官职,是一个叫做程伯休父的人,在周朝当了司马,也就是大将军,后人就以此为姓传下来了。
说到司马家族的名人,我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司马迁、司马懿或者司马相如这些代表人物。其中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其子孙有一部分改了姓,因此很多人以为司马迁没有后人,这是误区。别人可能宫刑之前就有了小孩,或者是后面领养了都有可能,反正史书上记载了司马迁是有后代的。不过,他的子孙改了两个姓,一个取马加两点成冯,一个取司加一竖成同,这是后面的故事了。
司马迁(图片来自百度)
回到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九个大统一的王朝,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西晋。从王朝更迭的历史来看,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无可厚非,但是貌似史书上以及民间,对于司马家族的西晋评价并不好,甚至在历史课本上面都是一笔带过,这里面是有几个原因的。
第一个,古人奉行儒家思想,讲究天地君亲师,臣子要改朝换代,不仅仅只是手握大权就能完成的。
至少你要有君王无道、黎民失心、臣子失信的环境才有可能。司马懿三代爷孙辅佐的曹氏,并不是昏庸帝王,也还拥有臣民的拥戴,而司马家族为了谋朝篡位,手段不可谓不血腥残暴,动辄诛人三族。
要知道诛九族其实大都是电视剧里面夸张了的,实际上整个封建王朝,诛九族的案例寥寥可数,最多也就是三族,在司马家这里就变成了司空见惯,所以在得位上就落了个不忠的骂名。
图片来自百度
第二,对文人没有好脸色。
司马家的人,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手中有了军权就行,滥杀了不少学子,要知道历史可是由笔杆子写出来的,自然史书上,司马家族也得不到一个好名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家族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汉民族和汉文化差点灭绝。
我们知道西晋建立后,对当时的游牧民族的处理及其不当,导致大量的游牧民族涌入中原,不仅没有民族融合,反而是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隐患。要知道,没有强大稳定的中央政权,外族必然会趁势入侵。
战国、秦始皇、汉朝、乃至三国的曹魏,无一不是把北方的危险视为头等大事,但是到了晋朝,不仅先来了个八王之乱,国力大损,更重要的是,在司马懿那时候,征战辽东军阀公孙渊,不仅城破之后灭公孙渊满门,更是将城中男丁杀尽筑成了“京观”,可能当时是觉得斩草除根心里爽快了,可是也造成了辽东千里无汉人的局面。
结果没有了世代镇守一方的公孙家,东有高句骊,西有乌桓,南有韩和濊,东北有夫余,西北有鲜卑,这些少数民族得以壮大,并直接造成了几十年后的五胡乱华,汉人沦为两脚羊,中原汉祚几近断绝,最后晋室只能衣冠南渡建立东晋,偏安一隅。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家族是难辞其咎的。
——姓氏文化之司马
(如果你也对姓氏文化,姓氏名人,家谱家训这些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修谱师的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