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篇」风华绝代·文昭皇后甄宓的传奇一生
都说乱世出英雄,同样的,乱世也出美女。
乱世三国美女辈出,除了耳熟能详的大乔、小乔以及貂蝉外,还有一位才情、美貌俱佳的美女------甄宓。
世人所说一女乱三曹,一女就是指甄宓。
身处乱世,洁身自好
尽管身处于乱世之中,但甄宓极具才华且聪慧过人。《三国志》中曾记载,作为名门出身的甄宓并未养成骄纵的性情。
不仅拥有漂亮的容颜,且喜好诗赋歌词、知书达理。甄宓在幼年时期,曾有相士断言:说甄宓将来贵不可言,甚至可做皇后。
甄宓极富才学的同时,懂得洁身自好。在甄宓小时候,甄宓外来了杂耍艺人,甄宓不以为然,认为杂耍为市井娱乐,作为女子应洁身自好,不应沾染。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百姓纷纷卖地换银,此时的甄府则想用粮食换取百姓手中的土地和钱财。
甄宓则认为此时囤积金银容易带来灾祸,随即劝说家人将谷物分发给百姓。
影视剧甄宓形象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甄宓不仅拥有深谋远虑之才,内心也是极为善良的。
甄女出嫁,命运改变
甄宓因才学、德行出众,被袁绍看中,将其许配给了次子袁熙。袁绍当时的势力较大,甄宓似乎能够幸福的过完一生。
但天有不测风云,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落败,曹操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此时的甄宓是不幸的,她将面临阶下囚的命运。但曹丕的到来,再次改写了这位女子的命运。
当曹操攻占邺城后,得知甄宓是袁熙的夫人。便快马加鞭赶到袁府,但遗憾的是,曹丕抢先一步,将甄宓娶回家中。
尽管曹操略觉遗憾,但作为具有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之才的曹操,哪会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因此,传说中曹操攻打邺城是为得到甄宓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曹丕将甄宓娶回家中后,随即将原配夫人任氏赶走,扶甄宓上位,很快甄宓也为曹丕生下一子一女。但最终二人的感情并未得到善始善终。
最终甄宓被登上皇位的曹丕亲自赐死。
而世人对甄宓的赐死原因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甄宓之死在于曹家三父子同时看上了甄宓。曹丕在听到这样的言论后,自然愤怒不已,将甄宓赐死。
甄宓之死,究竟缘何
对于传言中的曹植喜欢甄宓依然有待考究,但从现有的资料中并不能看出曹植对甄宓有喜爱之情。尽管曹植与甄宓志趣相同。
但这只是文人间的相互欣赏,并不能因此断定曹植与甄宓之间有喜欢的情愫在。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与曹丕相比,曹植才学俱佳且颇受曹操喜爱,而曹丕由于长期受不得曹操的关爱,养成嫉妒、薄情寡义的性情。
此时的曹丕,对曹植更多的是忌惮,当听说曹植与甄宓的谣言,必然勃然大怒。
曹丕毕竟顾念骨肉亲情,哪怕认为此事为真,也会对曹植网开一面。但对甄宓就没有那么宽容了,随即下令将甄宓赐死。
后人在分析甄宓之死时,将主要的原因归于甄宓和曹植的关系上。但实际上,也许曹丕赐死甄宓的原因远比看上去更加复杂。
有人认为《洛神赋》中的洛神很大程度上意指甄宓。其实,在深入了解《洛神赋》后,不难发现,曹植作《洛神赋》更多的是表现曹植借洛神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心理。
而从史书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曹植的人品,必然不会对甄宓产生不好的想法。
自从曹植的妻子崔氏因服饰华美被曹操赐死后,一生并未续弦,从中也可看出曹植与崔氏感情恩爱。因此,将《洛神赋》看作曹植思念亡妻的作品也并不为过。
另一种说法是郭女王因为嫉妒,将甄宓陷害至死。
但从史书记载来看,郭女王并不具有陷害甄宓的理由。
郭女王在嫁给曹丕时,曹丕已拥有众多的佳丽,由此可以得知,郭女王尽管拥有一定的美貌,但其优势并不明显。
影视剧郭女王形象
因此,曹丕他看中郭女王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郭女王拥有政治头脑,能够为曹丕事业出谋划策,是曹丕夺得世子之位的重要帮手。
曹操病逝后,在郭女王的帮助下,曹丕登基称帝。称帝后的曹丕并未立即立后,而是在甄宓与郭女王之间犹豫不决。
对于甄宓,曹丕当初虽然是因为其美貌将其娶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貌美的甄宓也抵不过岁月的摧残。
而此时已登上皇位的曹丕,对甄宓必然有厌倦之心,曹丕深觉在这场争夺之战中,郭女王的助力颇多。因此,将郭女王封之为贵嫔,而甄宓则仅仅获得夫人的称号。
深感失去宠爱的甄宓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很危险,而曹丕的刻意冷落更是对觊觎后位的人有了可乘之机。有关甄宓的谣言越来越多,也必然传到了曹丕的耳朵里。
对于曹丕来说,这些谣言是否为真并不重要,他早已厌倦了甄宓,此时他仅需要一个处死甄宓的理由而已。
影视剧郭女王和甄宓形象
我们无法准确的得知郭女王是否真的陷害过甄宓,但从史书中至少并未看出郭女王有陷害甄宓的理由。
通过史料记载来看,郭女王不仅拥有聪明的头脑,做事也更为小心、理智,甚至对曹丕的嫔妃也以礼待之。
郭女王生活节俭,对自身及家人行为严格约束。因此,在所有与郭女王有关的史书中几乎全部是对她的赞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甄宓是郭女王陷害至死,郭女王总不会傻到在甄宓死后抚养曹叡。
毕竟,在处死甄宓死时曹叡已成年,已经拥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倘若甄宓真的是郭女王陷害而死,曹叡必然在日后会寻找机会报仇。这对郭女王来说,风险太大。
郭女王能够选择曹叡做养子,从侧面也证明了甄宓的死与其关系并不大。郭女王对曹叡的喜爱,史书中记载:甚爱之。
而曹叡对郭女王也相当的孝顺。也反映了母子二人的关系较为融洽。
曹叡聪明伶俐、为人谦虚谨慎,曹丕尽管子嗣众多,却大多未活到成年。
因此,曹叡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如果甄宓真的是郭女王所陷害至死,曹叡在继承皇位后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杀母之人。然而事实上并没有。
事实上,在郭女王去世后,对她的家族多有照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叡对这个养母,并未有仇恨的心理。
香消玉损,为之可惜
深入探究甄宓之死,不难看出从甄宓为曹丕的兄弟说话开始,曹丕对甄宓的情感就远不如前。
对于曹丕来说,他的兄弟都是他获得帝位的绊脚石,因此,对待他们,曹丕并未有过多的情感,而是将其看作上位的竞争对手而已。
而此时,甄宓屡屡替他的兄弟说话,曹丕心里自然不快。究其甄宓被赐死的重要原因,还是曹丕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曹丕在年轻气盛之时,自然是想娶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与其相伴一生。
但当他的兄长去世后,便开始开始具有野心争夺世子之位。此时,曹植所获得的宠爱远远大于他,他的危机感也随之而来。
此时,他的需求不再是与甄宓吟诗作对、插花品茶,而是对政治、对权力的欲望。
甄宓显然无法理解曹丕的政治野心,更别说对局势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在政治谋略上无法为曹丕提供太多的助益。
甄宓的生长环境以及她的才情使其对阴谋权术嗤之以鼻。
因此,甄宓在这场夺位之战中对曹丕的助益可谓是微乎其微的。
更为致命的是,甄宓甚至会在曹丕运用谋略时,对其不屑一顾,而这也加速了曹丕对甄宓的厌倦之情。
而此时,郭女王的理智、果断显然对曹丕的夺位之战大有助益,加上郭女王虽不及甄宓貌美,但也可称之为美女,在此情形下,曹丕自然会更加疏远甄宓。
站在理性、客观角度来说,从甄宓遇到郭女王的那一刻起,已成败局,当曹丕拥有政治野心后,甄宓未能给曹丕提供支持,甄宓并非因容貌失去了竞争能力,而是输在了头脑上。
未能第一时间站在曹丕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就造成了与曹丕的距离越来越远,酿成了最终的悲剧。
曹丕在赐死甄宓后甄宓后,性情大变,有人分析是因为他对甄宓仍有一丝愧疚之意。
但如果再给曹丕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依然会选择赐死甄宓。
甄宓对曹丕来说,已无法从精神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因此,哪怕再有一次机会,曹丕仍然会毫不犹豫的赐死甄宓。
集美貌与才学于一身的甄宓,生于乱世,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幸运,是因为她曾因美貌获得曹丕的喜爱,免于被杀的命运,说她不幸,是因她终究未得善终。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丕曾拯救甄宓于水火,而最终将她送上断头台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