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一场兵力悬殊而又疑点重重的宿命之战
引言: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盟与曹魏的赤壁之战,或者是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可要从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来衡量的话,有一场大战却远超以上战役,这场大战就是发生在刘秀与新莽政权之间的“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堪称中国历史上交战双方兵力最悬殊的战役之一
昆阳之战无论从精彩程度还是历史意义上看,都堪称彪炳史册的一战。刘秀在面对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敌军威胁下,取得了惊世骇俗的大胜,为他最终击败王莽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战也成为了刘秀的成名之战。
硝烟散尽,当我们回顾2000年前发生在昆阳城外的这场大战时,心中不禁产生一丝疑问,从史书记载的战争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看,昆阳之战的胜利无疑显得过于离奇了。那么其真相到底如何?史料关于此战的记载是否有失偏颇?如果一切属实的话,刘秀又是怎样“逆天改命”,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难以想象的胜利的呢?
“逆天改命”的刘秀最终取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
一、大战前的形势分析
昆阳之战发生于公元23年,这一年也是新莽政权的最后一年,其实早在王莽执政的后期,天下已经呈现出王朝末路的景象。《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在当时的中原大地上涌现出了多支起义军,以刘秀为代表的舂陵军就是其中一支主要力量。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席卷之下,起义军先后攻克昆阳、定陵、郾城等地,并一鼓作气准备攻下宛城。王莽见状急忙派王寻、王邑为主帅,集结四十多万重兵前往昆阳城一带,准备与起义军决战。《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莽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
王莽建立的大新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当时的形势对于起义军来说十分凶险,虽然攻下昆阳城后缴获了一批粮食物资,但主力部队却被拖在宛城,昆阳城中的兵士不足万人。面对着“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的新莽大军,昆阳城瞬间变得危如累卵。此时的起义军需要有人站出来,这个人正是刘秀。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刘秀主动请缨出城请求援兵,而主将王凤则承担起了固守昆阳城的重任。视死如归的刘秀趁着夜色率数十骑溜出敌人的包围圈,并到昆阳城附近的定陵、郾城等地搬救兵。可以说刘秀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说他勇敢是因为在危机关头刘秀能选择外寻救兵的方式避免坐以待毙;说他幸运是因为刘秀选择溜出包围圈的时机恰到好处,就在刘秀逃出后不久,新莽的先头部队十万人已经在城下集结完毕,并形成了包围圈。此时的昆阳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就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了。
此时的形势对于起义军来说已经不能用凶险来形容了,甚至已经成为了“死局”。昆阳城被敌人团团围住,自己的主力部队被拖在另一个战场,派出去寻求支援的刘秀又前途未卜。一切看似都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着,而逆转和重生却在此时悄然地积蓄和酝酿着。
昆阳之战示意图
二、刘秀逆风翻盘、绝地求生
以王寻、王邑为首的新莽大军并没有急于攻下昆阳城,而是将其团团围住。《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在遭受了猛烈的攻击后,守城的王凤坚持不住了,只好向敌军投降。可令人意外的是,王寻、王邑拒绝了王凤的投降乞求。《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意思是说王寻、王邑认为昆阳城已经唾手可得,不屑于接受王凤的投降。但这似乎有些说不通,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可见,面对着不用消耗兵力就能到手的胜利,是没有理由拒绝的。那么把王寻、王邑不接受投降的理由解释为他们希望以昆阳城为中心,吸引起义军前来救援并与之决战则更为合理。这种战术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就是所谓的“围点打援”。
王寻、王邑拒绝了昆阳城守将王凤的投降乞求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新莽大军堂堂数十万之众,如果只是为了消灭昆阳城中不足万人的起义军,未免也太得不偿失了。而如果围而不打,将攻打宛城的十万起义军主力和刘秀搬来的救兵都吸引到昆阳城周围,来一次正面碰撞的大决战,这将会是新莽大军希望看到的局面。不知道攻打宛城的起义军是被死死拖住了脚步还是猜透了敌人的部署,总之,相距并不远的起义军主力迟迟没能赶来解围,拯救昆阳城的希望就落在了外寻救兵的刘秀身上。
刘秀没有让众人失望,他搬来定陵、郾城的救兵回到昆阳城下的主战场,这支救援部队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战斗力极强,且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他们誓要将新莽大军搅得天翻地覆。面对刘秀这支部队,王寻、王邑并没有太过重视,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帮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于是接连犯下了几个重大失误。他们二人先是命令大部队各自坚守营地,没接到军令不许擅自行动,然后又本着试探敌情的想法,仅率领中军一万人前去迎战。《汉书·王莽传》记载:“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阵,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这就给了刘秀以小搏大的机会,此时战场上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从几十比一变成了三比一。
刘秀率领的三千精锐个个以一当百
刘秀一鼓作气,带领三千精兵向王寻、王邑所在的中军猛冲过去。王寻、王邑在接触到刘秀军队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这支救援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以一当百,和他们之前遭遇过的起义军完全不一样。王寻、王邑所在的中军被刘秀的部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起义军士气大振,在刘秀的指挥下,这支“特种部队”在敌阵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将敌军杀得四散奔逃,主帅王寻也被斩于乱军之中。
这个局面是新莽军队始料未及的,溃散一旦发生就如雪崩一样无法控制,加之主帅被杀,使得包括王邑在内的将领乱了方寸,匆忙带领少数人马四散而逃。而此时新莽大军的主力还留在军营中,他们不清楚不远处的战场上发生了什么,只能原地待命。
刘秀指挥军队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解决掉王寻、王邑的中军后,刘秀乘胜追击向群龙无首的新莽大军扑来,昆阳城中的王凤也率军出城合战,形成了内外联动之势。从兵力对比来看,此时的新莽大军还占据着绝对优势,但主帅折损加之气势低迷使得几十万新莽大军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溃逃中踩踏致死不计其数。《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
不仅如此,老天在此时也帮了刘秀一个大忙,在两军争锋之际,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奔流的雨水导致山洪爆发,给了本就呈现败势的新莽大军致命一击,被淹死被冲走的无以计数。刘秀以区区几千兵力将数十万新莽大军一举击溃,上演了逆风翻盘、绝地求生的好戏。刘秀个人也因为此役一战成名,为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莽大军一溃千里
三、关于昆阳之战的几点疑问
综合《汉书》和《后汉书》关于昆阳之战的记载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交战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甚至是极为悬殊;
二、新莽大军没有攻下昆阳城;
三、王寻、王邑的指挥失当,给了刘秀以小搏大的绝好机会;
四、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刘秀一边,成就了刘秀的最终胜利。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史料,我们也要带着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综合考量。仔细分析史书关于昆阳之战的记载,就会发现其中可能隐藏着某些矛盾及不合情理之处。
史书关于昆阳之战的记载
首先,关于兵力对比。《汉书》中关于新莽军的兵力记载为:“定会者四十二万人,”《后汉书》则是:“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汉书》中关于刘秀军的兵力记载为:“悉发郾、定陵兵数千人来救昆阳,”《后汉书》则记载的更为具体:“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后世关于此战中刘秀一方的兵力没有太大疑问,而关于新莽军的人数则有多种看法。
《后汉书》在刘秀准备出城求援的过程中还记载道:“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由此很多人认为其实新莽军所谓的四十二万人只是虚数或是动员的总人数,实际赶到战场的只有十万人。但这只是其中一种观点,毕竟《后汉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到刘秀搬来救兵后新莽军到底来了多少人。而《东观汉记》关于昆阳之战中新莽军兵力的记载为:“时汉兵八九千人,留王凤令守城,夜出城南门,二公兵已五六万到……”到了《论衡·恢国篇》中,对于新莽军兵力的记载变成了:“汉伐亡新,光武将五千,王莽遣二公将三万,战于昆阳。”可见,不同史书关于当时新莽军参战兵力的记载出入很大,没有定论。
关于双方兵力的真实对比没有定论
其次,关于战争经过。《汉书》关于昆阳之战的记载相比于《后汉书》要更为简略,但两本史书都提到了其中的两个关键事件,一个是王寻、王邑拒绝接受昆阳城守将王凤的投降,一个是在新莽大军溃散时遭遇了极端恶劣的天气。关于拒绝接受王凤的投降,或许从他们可能想要实现“围点打援”的战略上能解释的通,但恰巧在大战之时雷雨交加、山洪爆发就带有明显的奇幻色彩了。不仅如此,在开战前夕,《后汉书》中还有“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的记载,进一步将刘秀的胜利归功于天命使然。不得不说,刘秀的一生是无比幸运的,不然也不会被后世称为“位面之子”。但诸多概率极低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一场事关生死的大战中,难免会增加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怀疑。
奇异的天象似乎预示着战争的结局
最后,关于天下大势。从当时的天下大势来看,王莽的大新政权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无论是连年的蝗灾旱灾、各地的盗贼风起还是汹涌的农民起义,都预示着新莽政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事实上,在昆阳之战爆发之时,王莽还能不能组织起一支数十万的军队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种种迹象表明,王莽的大新政权在当时的背景下已经很难有财力和号召力组织如此规模庞大的“剿匪军”了,这不仅因为当时的天下大乱,新朝已经不能在各地维持有效的统治,更是因为王莽所采取的一系列变革措施严重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使得他失去了 统治基础和民心。而一个失去统治基础和民心的政权,即使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也是人心涣散的,是形不成战斗力的。
新莽王朝末期已经失去了统治基础和民心
结语:昆阳之战距今已有将近2000年的时间,泛黄的史书记载了尘封的历史,也将无数疑问带给了试图探究其真相的人们。回顾这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我们在被其精彩曲折的情节深深吸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梳理和分析探寻其背后的真相。但历史似乎没有真相,至少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真相,而挖掘史料、探究历史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真相……
参考史料:《汉书·王莽传》《后汉书·光武帝纪》
本文由“大瀚闻史”原创,方便的话麻烦点个关注哈,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