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长句变短句题摘录56句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方言的是( )
A.南京话 B.兰州话 C.南昌话 D.昆明话
2.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 )
A.d t n l B.z c s C.b d g D.j q x
3.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 )
A.悔—诲 B.包—褒 C.绩—寂 D.袭—媳
4.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 )
A.处分、设身处地 B.处方、泰然处之
C.处所、绝处逢生 D.处理、养尊处优
5.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组成的音节是( )
A.端 B.有 C.扬 D.远
6.汉语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诗人sī rén 私人sì rén B.主力zhǔ lì 阻力zhǔ lì
C.商业shāngyè 桑叶sāng yè D.女客nǔ kè 旅客lǚ kè
7.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 )
A.一形多音一义 B.一形多音多义
C.多形一音义 D.多形一音多义
8.“姨”字的笔画共有( )
A.8画 B.9画 C.10画 D.11画
9.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带有定位语素的是( )
A.舌头、对头、想头 B.老鼠、老爷、老家
C.变化、西化、简化 D.健儿、孩子、女儿
10.下列各组中,每个成员都与合成词“理事”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
A.革新、平反、凝目 B.伤心、防范、走路
C.革命、突破、齐心 D.埋头、起草、隔行
1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音词的一组是( )
A.仪表(他的仪表端庄)—仪表(机器的仪表坏了)
B.工作(他找到工作了)—工作(他正在工作)
C.关节(腕关节)—关节(找人打通关节)
D.问题(老师提出问题)—问题(设计遇到了问题)
12.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词读音相同的是( )
A.秦晋之好、好为人师 B.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度德量力、度日如年 D.一知半解、庖丁解牛
13.下列各组动词中,不能带宾语的是( )
A.游行、结婚、示威 B.害怕、明白、喜欢
C.知道、觉得、感到 D.进来、出去、离开
14.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 )
A.从前、过去、经常 B.突然、常常、永久
C.忽然、时常、刚刚 D.刚才、平常、经常
15.“有饭吃就行了”和“有人吃就行了”中的加点的短语分别是( )
A.述宾短语、述宾短语 B.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C.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D.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16.下列短语都属于偏正短语的是( )
A.厂长王祥、三名博士、前途光明
B.方向明确、仔细研究、修理电视
C.回想起来、马上参加、明确任务
D.伟大祖国、彻底解决、一碗豆腐
17.“你今年十几啦?”和“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从句型上说分别是( )
A.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B.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C.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D.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18.疑问句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下面哪两句属于同一类型( )
(1)你喜欢汉语吗? (2)你喜欢汉语还是喜欢日语?
(3)你喜欢不喜欢汉语?(4)谁买了汉语课本?
(5)你什么时候去上汉语课呢?
A.(1)、(2) B.(2)、(4) C.(3)、(5) D.(4)、(5)
19.下列各句中,属于复句的是( )
A.不管雄弟叫不叫,天总会亮的。
B.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马,也会落在背后。
C.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打出油来了。
D.无论什么情况,我都要干下去。
20.“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 )
A.借代、夸张 B.夸张、比喻 C.借代、对比 D.比喻、拟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A.声母 B.韵头 C.韵腹
D.韵尾 E.声调
22.下列双音节单纯词中,属于叠韵词的是( )
A.徘徊 B.垃圾 C.蝴蝶
D.芭蕾 E.烂漫
23.下列词语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有( )
A.突然、偶然、必然、刚才 B.继续、努力、经常、伟大
C.长远、平常、高级、低级 D.初级、中级、家用、小型
E.美式、国产、特等、简装
24.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
A.同学们心早就飞到球场了。 B.在花园里那些花儿真漂亮。
C.这部小说艺术水平很高。 D.这个办法我觉得是不好的。
E.他一点儿书也不读。
25.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是( )
A.他低着头不作声,好像在想着什么。
B.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好像一副千斤重担。
C.用大兵团进剿等于高射炮打蚊子。
D.老张看上去是个粗人,其实倒是个好脾气。
E.叶子出水很高,好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判断说明题(每题1分,共5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用说明理由;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
26.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性质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从生理性质和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
27.“笔直”、“清凉”、“轻视”三个合成词的构造方式相同。( )
28.我们可以说“很舒服”,因为“舒服”是形容词,不可以说“很出发”,因为“出发”是动词。所以,程度副词“很”不能修饰所有的动词。( )
29.“他这个人太没意思了!”和“太没意思了,他这个人!”属于同一句型。( )
30.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有什么差异。( )
四、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6分)
31.四呼
32.双宾语
五、分析操作题(每题4分,共32分)
33.列表分析下列声母、韵母及声调的配合关系,在相应的栏目中划上“+”或“-”
D m zh l ɡ j
uo o uan u e ian
34.按下表提示分析下列各组音节的结构成分。
子 音
节 声母 韵 母 韵母类别 四呼类 别 声
韵头 韵腹 韵尾 单韵母 复韵母 鼻韵母
35.按照笔顺规则,“办”起笔的笔画是什么?“为”起笔的笔画是什么?“必”起笔的笔画是什么,第四笔的笔画是什么?
36.辨析同义词“化妆”和“化装”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
3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是多义的分别分析:
A.看不看《李自成》这本书
B.一个华侨投资的养弟场
C.浓郁的充满乡土味的生活气息
38.指出表中句子的句型和句式:
把烟熄了!
他总是躺着聊天。
你看,地上坐着许多人。
我说,必须请老师来管你们了!
39.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只有充分地利用我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快缩短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才能最迅速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四个现代化进程。
40.具体指出下列语句中含有的修辞格:
这是一个壮观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联在一起,一条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砂土、石头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
六、改错题(每题2分,共12分)
41.辨别下列音节在音韵配合、拼写规则、标调位置等方面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A.丰硕fōngshuò
B.旅客lǔkè
C.均匀jūnǘn
D.问题wùntí
42.用波浪线标示句子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并说明原因。
成天加班加点,忙得废寝忘食,根本无瑕顾及家里的大事小事。
43.用波浪线标示下面句子中使用不当的词语,加以改正并说明原因。
1998年10月30日《广州日报》刊登一则深圳电视台的招聘广告,末尾一句是“合则约见,拒绝上访”。
44.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虽则是受到兄弟单位的启发,但在全厂却得到了推广。
45.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如果你们把这些材料不能在两天内整理出来,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46.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外宾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工艺美术的成就,高度给予评价。
七、论述题(每题5分,共15分)
4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有哪些主要特点?
48.举例说明单纯词、合成词和单音词、多音词的关系。
49.“我让他明天来这儿。”和“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两个句子的结构是不是相同?如何进行区分。
现代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D 3.A 4.C 5.A
6.C 7.B 8.B 9.A 10.D
11.A 12.D 13.A 14.C 15.B
16.D 17.A 18.D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C E 22.A E 23.D E 24.A C D E 25.B C E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6.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划分的根据是语音的物理性质;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7. ╳。“笔直”、“轻视”是偏正式;“清凉”是并列式。
28. ╳。说明:“很”可以用来区别出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助动词是可以受“很”修饰。
29. √
30. ╳。说明:不同的语体在用词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月,月亮”是通用词,而“月球”则带有科技语体色彩;“爸爸”是口语词,“父亲”则带有书面语色彩。可见,不同语体常使用带有一定语体色彩的词。
四、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1.(1)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
(2)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32.(1)述宾短语中,有时动词后有两个宾语,(2)它们同时和前面的动词发生联系,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五、分析操作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d m zh l g j
阴平 + + + - + +
阳平 + + - + + -
上声 + + + + + +
去声 + + + + + +
uo o uan u e ian
子 音
节 声母 韵 母 韵母类别 四呼类 别 声
韵头 韵腹 韵尾 单韵母 复韵母 鼻韵母
黄 huáng h u a ng √ 合口呼 阳平
有 yǒu I o u √ 齐齿呼 上声
宗 zōng z o ng √ 开口呼 阴平
饿 è e √ 开口呼 去声
35.按起笔的笔画,“办”起笔的笔画是“┐”,“为”起笔的笔画是“丶”,“必”起笔的笔画是“丶”,第四笔是“丿”。
36.两个词都有修饰容貌的意思。在意义上,“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女大学生也喜欢化妆了”,“化装”则侧重在改换装扮,如“化装成卖报纸的”。在用法上,“化妆”一般不带宾语,“化装”可以带宾语。
句 子 句 型 句 式
把烟熄了! 动词句 “把”字句
他总是躺着聊天。 动词谓语句 连动句
你看,地上坐着许多人。 动词谓语句 存现句
我说,必须请老师来管你们了! 动词谓语句 兼语句
39.① ‖ ② | ③ ‖ ④
并列 假设条件 并列
40.“一条条巨大蟒似的卷扬机”、“砂土、石头像长了腿”是比喻;“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汽车、推土机匆忙地奔跑着”是比拟。
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41.A.丰fōng改为fēng;ong不能跟唇音声母相拼。
B.旅lǔ改为lǚ;ü行单韵母跟声母n、l相拼时,ü上两点不能省略。
C.匀ǘn改为yún;ü行韵母自成音节时,一律在ü前加y,并省去ü上两点。
D.问wùn改为wèn;u行韵母自成音节时,若u后还有别的元音,就把u换成w,“问”是零声母字,不跟辅音声母相拼,不存在省写问题。
42.无瑕顾及。应为“无暇顾及”,“暇”有“日”字旁,表示时间;“瑕”是“玉”字旁,表示玉石的污点。
43.拒绝上访。应改为“拒绝来访”。“上访”是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不能用于电视台对于应聘者。
44.几个分句之间没有明显转折关系,“虽则、却”都应该删去,整句可改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生产是受到兄弟单位启发的,这种方法已经在全厂得到了推广。”
45.“把”字句中否定成分位置不当,可改为“如果你们不可能把这些材料在两天内整理出来,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46.语序不当,“高度”应放在“给予”后面。
七、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7.(1)现代汉语普遍话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3个部分构成,韵母还可以再分为韵头(介音)、韵腹、韵尾3个部分,有些音节可以没有韵头、韵尾,甚至声母,但每个音节必须有韵腹和声调;(2)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包括元音和辅音,最少要有一个音素,但这个音素一般必须是元音音素;(3)汉语音节中必须有声调贯穿始终。
48.(1)单纯词和合成词是就词的内部构成来说的,是由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决定的。
(2)单音词和多音词是就词的音节多少来说的。
(3)单音词。除“盖儿、头儿”等儿化词以外,只能是单纯词,多音词可能是合成词,也可能是单纯词;单纯词可能是单音词,也可能是多音词,合成词除儿化词以外,只能是多音词。
49.不同。“我让他明天来这儿。”是兼语句,“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是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这两类句子首先第一个动词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而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的第一个动词没有使令意义,如“知道、同意、相信”等。其次两种句子的语音停顿位置和插入状语的位置不同,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后不能停顿,只能在第二个动词后停顿和插入状语,如“我让他明天来这儿”;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在第一个动词和第二个动词后都可以停顿和插入状语,如“我知道明天他来这儿”、“我知道他明天来这儿”。
小学句子改写训练练习题1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9、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10、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缩句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 _ ________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把”字句 “被”字句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把”字句 “被”字句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把”字句 “被”字句
七、照样子写句子。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好像一个大火球。
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3、.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4、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5、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6、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8、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八、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既……又……
……一……就……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我( )做好功课, ()到球场踢球。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却却很难。
3、地球上()有氧气,()还有氮气。
4、()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可提高。
5、我()给老师责罚, ()说谎, 隐瞒真相。
6、()明天天气好,我们()举行升旗仪式。
7、()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大家都喜欢看。
8、李老师()会拉小提琴, ()会吹笛子。,
小学句子改写训练练习题2
一、常用句子讲解
1、陈述句:简单说就是以句号结尾的。
陈述句用来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有的陈述句表求肯定的意思。如:我喜欢语文课。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如:我不喜欢语文课。
在说话、写文章中,对陈述语气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只会简单肯定和否定,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我喜欢语文课。我会喜欢语文课的。两个陈述句都是肯定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后一句肯定程度减弱了,还含有“现在不喜欢”的意思。
②我不喜欢语文课。 我不大喜欢语文课
两个陈述句都是否定语气,但第句二语气委婉多了,不喜欢的程度也不那么厉害。陈述句使用得很广泛、说话、写文章几乎离不开它,善于揣摩陈述句下 的语意、语气,对提高读、写能力都有帮助。
2、反问句:是句式中的一种。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曰:“增强气势”。
3、把字句
“妈妈,把窗户关上。”“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书上称为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把窗户”是“把”字短语,“关上”是动词短语,“把窗户关上”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把地图”是“把”字短语,“朝左边挪挪”是动词短语,“把地图朝左边挪挪”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
譬如,“李二嫂哭哑了嗓子”侧重于“嗓子”,“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4、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被字句的成立条件:
⑴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 ⑵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
有时“被”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即施事者省略。过去被字句一般用于表达不幸或不愉快的遭遇,后来突破了这种局限。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5、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间接引语
间接引语:引述别人的话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引用别人的原话,把它放在引号内,称为直接引语;二是用自己的话加以转述,被转述的话不放在引号内,称为间接引语。间接引语就是由别人转述某人曾经说过的话。
6.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肯定句和否定句句式转换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转换的要点是否定词的运用:保持原意则加两个否定词;变成相反的意思则加一个否定词。另外要注意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不一定要有“必须”二字。
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
否定句是把这个句子否定,双重否定句是加两个否定词而不改变句意。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否定句:小兴安岭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双重否定句:小兴安岭不能不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感到自豪。
否定句: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不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们班得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同学们个个不得不感到自豪。
二、修改病句
常见的语病 a成分(份)残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有的谓语不带着宾语,如果一句话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残缺。 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横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如 :A,看了这部电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C,通过游览长城,使我受到了教育。 D,少先队员们和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E,我们募捐活动。F,课文赞扬了默默无闻。
b,用词不当(褒、贬、范围、大小)
说话写文章时,应恰当地选用词语,特别要注要,分辩一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否则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 如:A,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大家的批评。B, 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C,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
c,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要互相搭配正确,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主,宾之间,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都要搭配正确。如果句子中的词语不互相搭配,就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
如, A,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 B,我的家乡是株洲市人。C,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快乐的舞。
d,词序混乱
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如: A,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上语文课总时特别专心 B,老师介绍了许多张海迪的.事迹。C,陈春梅的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e,指代不明
说话写话时,为不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代词。如:我、你、他、它、这、那等等。但是代词不能滥用。如果不该用的时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确,就会产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如: A,中午,许敏和童林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B,动物园里有熊猫、大象、猴子等可爱的动物,我特别喜欢它。
f,五一班和五二班约定,要在他们的教室里举行联欢会。g,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h,重复啰嗦。(重复累赘)
句子既要完整、正确,又要简洁、明了。不恰当地连续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会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复,啰嗦累赘。
如:A,爷爷经常向我讲起他小时候过去的辛酸的往事。
B,树上结满了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 C,老师批评我的作文“内容简单,不够丰富”。
i,分类不当
有时候,人们把从属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这就发生了分类不当的错误。
如: A,妈妈买来了许多蔬菜、白菜、胡萝卜和糖果。
B,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弟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C,我带了课本、笔、纸等文具,按时到校。
11、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 ① 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4、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5、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如:雪花飘落下来。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我会扩句(练一练)
1、母亲注视护士。(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有贝壳。(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冲向阵地。(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打篮球。(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光照耀田野。(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溪水流过村庄。(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蝌蚪游着。(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黑熊表演节目。(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阳升起来了。(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 ①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②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都江堰是大堤。(缩句)
③ 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我和同伴们前进。(缩句)
④ 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5、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如: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我会缩句(练一练)
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进我们的校园。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笑话。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女孩失望地看着越升越高的圣诞树。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比如:“杏花”不能缩成“花”,“流水”不能缩成“水”。
5、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能失去骨气。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不能缩成“中国人能失去骨气”意思就反了。
6、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打了一顿。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 和“被”字在缩句时要保留。
8、同学们自己精心组织了一次热闹的晚会。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缩句时复指成分要完整的保留。
9、我们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帮助后进学生。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缩句时应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不能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不清。保留“先进”和“后进”两个修饰成分意思就具体了。
原意不变
改变句型: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du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3)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5)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5)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向秦王转述)
(向他人转述)
(6)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被动句)(把字句)
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陈述句)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疑问句):
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反问句)
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析使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感叹句)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感叹句)
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陈述句)
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疑问句)
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反问句)
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陈述句)
(7)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8)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8)把下列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请马老师。 马老师讲故事。
渔夫叫桑娜。 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
老板娘叫我。 我收拾一条鱼。
同学们选举他。 他当少先队员代表。
妈妈买补品。 补品送给奶奶。
(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0)把下面的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一、基础知识
l.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B.句读(du) 苌弘(cháng)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5.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默写。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如是而已。
(2)师者,__________ ______。
(3)是故无贵无贱,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3.给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①仆道不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益不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抗颜而为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__________ ____。
②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本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师说测试题答案
1.D 2.B 3.B 4.C 5.C 6.略 7.A 8.D 9.C 10.D 11.B 12.D
13.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4.①专、深厚 ②从师 ③指态度严正不屈 ④就 ⑤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冒犯 学生
15.略 16.例证 师道衰落